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29|回复: 3

章院第7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5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0515章院第7课
同学们晚上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律诗的格式,大家都会推导了没有啊?必须学会推导格式哦,因为这很好用,你学会了格式的推导,今后写诗的时候根本就不用看资料上的格式了。那么今天我们讲一下对仗和押韵。下面我们讲对仗;王力先生说;“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对偶又是甚么呢?王力先生说;“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干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偶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
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里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那么从我们学过的知识和今天的情况结合起来看;有三点要主意的,一是,对偶,二是对仗。三是对联。鄙人自定义;
对偶;对偶就是把字数相同的同类概念的字词或对立概念字词并列起来,这些字词的词性基本相同。对仗;对仗就是把字数相同的同类概念的字词或对立概念字词并列起来,这些字词的词性是相同,而且还要满足以下的条件;1;出句和对句之间相同位置的平仄相反,(结合一三五不论的条件)2;尽力不能重复使用同一个字。3;尽力做到结构相应,节奏相同,为同一个主题服务。
对联;对联就是把字数相同的同类概念的字词或对立概念字词并列起来,这些字词的词性是相同,而且还要满足以下的条件;1;出句和对句之间相同位置的平仄相反,(结合一三五不论的条件)2;尽力不能重复使用同一个字。3;尽力做到结构相应,节奏相同,4;上下联要表达的目的一致。
大家看,对仗和对联是不是差不多啊,对联的这第四点就是对联和对仗的不同之处,而这第四点在对联中也是重中之重,却往往被许多人忽略了。这三种是什么关系啊,对偶是最宽泛的,是祖母。对仗次之,是母亲。对联最严谨是儿子。对偶;不论平仄,也允许重字。对仗;是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也不允许重字。下面我们讲对仗和对联的关系;
对仗和对联都适用对联六要素的前五要素,至于对联的第六要素“内容相关”为什么可用也可不用在对仗啊?我们先看一副对仗的句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大家看看,这是对仗的两句,和对联有什么不同啊?“字数相同,节奏相似,结构相近,词性相当,平仄相谐”这些条件这两句都具备了,那么就是缺少“内容相关”了,(当然了对仗里面也可以用“内容相关”的,因为对仗可以容纳对联,也就是说“对仗”可以用内容相关,也可以不用内容相关,不管用不用“内容相关”都必须为主题服务,)上面这两句对偶句上句说的是金沙江的水,下句说的是大渡河的桥。光看这两句是一点关联也没有。所以把这两句单独拿出来是不能当对联用的,那么毛主席为什么把这两句毫无关联的句子写在一起啊?一,是为了对仗,二,为了服务主题,因为有了主题“长征”,那么就把这两句串在一起了,这两句都表达出长征的艰难。这就是对仗和对联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对仗是为了服务(题目)主题的,用主题把它们贯穿在一起,使诗歌更加恢宏、宽阔、雄壮。但是那些与主题没有关系的景物,千万不要写进来。不然就离题了。对联由于可以独立使用,篇幅有限,所以只能直接通过这小小的两句表达情感,如果这两句再各说各的,那么就不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了,所以对联上下句必须关联。再看杜甫的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对仗句,有没有关联啊?有,第一句是在外地看到菊花已经开两次了,自然心里想着故乡啊,下句也是心系故乡。所以两句是有关联的。表达同一个目的。只是路径不同,。从上面的两个例子看来,对仗比对联更宽泛,“对联可以用在诗歌的对仗里”,对仗可以容纳对联,而对联不能包容对仗,对联可以用在诗词里做对仗的修辞方法,而对仗不一定可以当对联。就好像人一样;对仗是母;对联是子。还有一点,对仗或对联,上下句的字不能重复。其实诗里也尽量避免重字出现,因为诗本来篇幅有限,你再重字,那么信息的容量就会相对减少了。那么对偶、对仗、对联它们共同点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围绕一个主题并列起来。对偶可以容纳对仗和对联,对仗可以容纳对联但不能容纳对偶,对联只能容纳对联。就好像对偶是铁矿石,对仗是从铁矿石中提炼的铁,对联又是从铁里面提炼的钢。另外;对联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成为一种体裁,单独表达一个主题。
比如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对联就是歌颂了忠诚,谴责了奸佞。这联就是独立运用,上下联表达的主题一致,内容是相对完整的。
而对偶和对仗一般是结合其他的句子服务于诗词文章的主题的,是起补充完整的作用。那么我们写诗词的时候,也不要纠结于对仗和对联的区别,我们不管是对联也好,对仗也好,只要每句都为题目(主题)服务就行。下面讲押韵;押韵就是一首诗韵句的韵脚都在同一个韵部就是押韵。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就是我们现在唱歌也一样,押韵的歌唱起来顺口好听,不押韵的歌唱起来拗口不好听。这就是“韵”的魅力。只不过现在的歌或现代诗只要韵母相似平仄通押。而我们近体诗(就是律诗)里面只能押一个韵部而且是押平声韵,而且是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一般来说七言律诗首句都押韵,五言律诗首句不用押韵。当然了不管什么体的诗,首句押不押韵都看你自己喜欢,七律如果首句不押韵的话一般首联要对仗。所以希望大家在百度上下载《平水韵》,如果有人喜欢新韵的,那么就下载《中华新韵》。最好是两部都下载。还有喜欢填词的朋友就下载《白香词谱》或《钦定词谱》、《词林正韵》。填词用韵必须用《词林正韵》。写诗一律用《平水韵》平水韵的来历;平水韵是宋代以後使用的诗韵系统。公元1223年,金平水书籍(即山西平水地方管理图书印刷的官员)王文郁作《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106韵,元初的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明代以後文人则沿用106韵。因原作出自平水,所以叫平水韵。
那么诗的押韵;上面说了只能押同一个韵部的字,如果用了不同韵部的字作韵脚,那么就是“窜韵”了,“窜韵”是不允许的,是诗病之一。比如;你第一句诗用“一东”韵部的字,那么下面的就全部用“一东韵部的字作韵脚。不能用别的韵部的字作韵脚,用“二冬”也不行。                                我们应该怎么押韵啊?我个人的观点是;当你构思一首诗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出第一句,那么就用第一句的最后这个字当韵脚,然后查找和这个字同在一个韵部里的字,把找出来的同韵字,放到下面的韵句(就是需要押韵的那句诗叫韵句)里用作韵脚(韵脚就是韵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你想出的第一句尾字不是平声字,那么就看第二句的尾字,同上面一样找第二句尾字的同韵字就行。总之,按照你认为最满意的那句诗的尾字,决定韵部,不管你想出的这句适用在何处,都按这句定韵部,因为这句是你最满意的,必须保留,那么如果这句是仄声字收尾,那么就用这句的对句尾字定韵部。比如,我想出一句;“声音虽短小”这样的句子,不是韵句,那么我再想出下句“一唱九州知”,好,有了平声收尾的韵句了,那么我们就按“知”字去找韵部,“知”是“四支”部的字,那么我们就把这首诗定韵为四支韵,然后写整首诗。个人浅见,
五绝  雄鸡文/故乡的云身寄矮檐下,三餐不定时。声音虽短小,一唱九州知。这样就完成一首诗了。这个方法有点狭隘,和五音定韵脚有点不一样,大家以后如果按五音定韵脚,可能会好一点也说不定。注意;如果你的诗里有入声字当仄声用的(就是你写的诗是古韵),那么就必须用《平水韵》来找同韵字。
主要看二四六位置是新韵的必须在你诗的题目旁边注明“新韵”两个字。如果不注明“新韵”两个字的诗,一律按古韵去点评格律。一首诗里不能一会把入声字当仄声一会当平声,不能混。就是在同一首诗里,入声字当仄声的就必须把诗里出现的所有的入声字都当仄声使用;如果当平声的就必须把诗里出现的所有入声字都当平声使用。押韵的时候尽量用两个音调的字,就是阴平阳平交换使用,如果只用一个音调就根据平板了一点。词性也要多用一些,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灵活地用到韵脚上好了,这节课就讲对仗和押韵这两点,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作业;写一首近体七绝,题目是《春逝》(格式自己推导)
发表于 2012-5-17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谢谢班长!
发表于 2012-5-19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师,谢班长
发表于 2012-11-2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下次整理的班长啊    把重点标题目上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11-1 06:34 , Processed in 0.0462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