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6|回复: 5

一青一期升级词班第五讲讲义整理处 讲师奉旨填词柳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1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以前讲过,中国古典诗歌的写作技法,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归根到底就只有赋比兴三种写作手法。我们不管是在升级班,还是基础班,都讲过赋比兴在写作方面的具体应用。
赋呢,就是平铺直叙,比呢,就是使用比喻的手法,把无形的情思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具体表达了,“汪伦送我情。”这个事写作手法上的赋比兴。然后我们又讲解古典诗歌修辞手法的时候,具体讲了下比兴的应用。这个时候比兴是说的修辞手法,例如,我们讲了比喻,讲过明喻,暗喻,曲喻,博喻,讲过喻之二柄等等。今天,我们主要是结合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讲下比兴在古典诗歌中艺术手法的具体应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讲课
     谈到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除了特别措意于音律的和谐,做到“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的地步,也就是要使诗歌的语言艺术必得富有音乐性之外,它的表现形式,总不出乎赋、比、兴三种,而比、兴二者尤为重要。
最早提出赋、比、兴的,是《周礼•春官•大师》,最早给予解释的是后汉的郑众,他做过大司农的官,因称他为司农。他注《周礼》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比是用物来打比方,兴就是用物来寄托。
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篇,才对比兴作了专门研究。他先从六义讲起,六义就是风、雅、颂加赋、比、兴。风、雅、颂是三种音乐上的分别,赋、比、兴是三种写作手法。他指出“比显而兴隐”。像“芙蓉如面柳如眉”,“芙蓉”和“柳(叶)”是比喻的词,“面”和“眉”是被比的东西,所以比喻是很明显的。兴是暗比,像《关雎》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配偶)。”相传雎鸠这种鸟,有一定的配偶而不乱,用它来起兴,暗比淑女具有贞洁的品德。那只是暗比,隐而不显。又《鹊巢》;“雏雀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这女子出嫁),百两(百辆车)之。”相传鸠鸟也有一定配偶,用来暗比这位新嫁娘具有贞一的品德。这种暗比,不点明不容易清楚,所以要经过注释才知道。
比是比附,取一物的某一点来打比方,如取柳叶的细长来比眉。兴是兴起,用一物来引起情思,这种比拟是隐微的。比和兴原来是分得很清楚的,即“比显而兴隐”,比是明比,兴是暗比。但发展最后,比兴要有寄托,这时候比兴已经合二为一了。
比兴手法,总不外乎情和景,外景和内心的恰相融会,或后先激射,或神光离合,要以言近旨远、含蕴无尽为最富于感染力。拿苏辛一派的词人来说,他们运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出“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这个我们稍后来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我们在升级词班的时候,讲过关于情景的问题----情景相生。
说“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前几节课,又专门讲了点染,作为情景相生的补充。
其实词中的情景多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如有我之境也就是触景生情,就得很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把“没要紧语”转化为“极要紧语”,而使作者内蕴的深厚情感,成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弦外之音。下面,我们将举一些词例结合以上所讲的词中的比兴手法。我们下面举例来阐述下,如何做到“把“没要紧语”转化为“极要紧语”,而使作者内蕴的深厚情感,成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弦外之音。”
例子一,苏轼的卜算子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他所描写的,表面上只是夜静更阑、一片荒凉景象。乍吟也只感到一些“没关紧要语”。但把整个结构联系起来,仔细体会一下它所包含的情致:为什么会全神注视着那残缺月轮斜挂在那疏疏落落的梧桐枝上?为什么会感到“寂寞沙洲”上的“缥缈孤鸿”,像是“幽人”在踯躅“往来”,“拣尽寒枝不肯栖”呢?为什么这“缥缈孤鸿”又要“惊起却回头”,好像是“有恨无人省”呢?苏轼是一个关心政治的文人。他在作徐州太守时,就曾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而这时他的处境,正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监视,当然谈不到什么言论自由。他这时的忧谗畏讥而又不肯屈志循俗,又感到像屈原一样的“系心君国,不忘欲返”的矛盾心理,是难以自制而又无从声诉的,也就只能托物寓兴,借以稍抒其抑塞不平之气而已。关于这个词,还有个故事。
说,当时苏轼的邻居有个年轻女子,仰慕苏轼的才华,要嫁过去,苏轼,没同意,许诺当选以有才华的男子为其婚配,后来苏轼离开,这个女子竟一病不起。郁郁而终。苏轼闻之后,写了这首词,当然,这个是传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又如 词深于兴,则觉事异而情同,事浅而情深。这个例子就更多了,如: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本为平常的景物,无关紧要,但却把“没要紧语”转化为“极要紧语”,而使作者内蕴的深厚情感,成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弦外之音。
南唐的著名词人多是如此,如,后主的父亲中主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也只是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淡淡著笔,寓情于景,而读之使人黯然神伤,袅袅馀音不断萦绕于灵魂深处,这境界是十分超绝的。所以在人间词话里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同样还可以使用比兴的手法来借物喻人,抒发身世之感。陆游和贺铸多用这样的手法,如: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片借梅花的冷落凄凉,以发抒忠贞之士不特横遭遗弃,兼受摧残的悲愤歆,下片表明个人无意争权夺利,只有长保高洁,也就是屈原《离骚》所唯“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的意思。“比显而兴隐”,这是较易看得出来的。贺铸也是一个著名的词人,他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的豪迈之风。
我们在升级诗班,和中级诗班的课程里讲过贺铸的学古人诗八法
平澹不流于浅俗,奇古不邻于怪癖,题诗不窘于物象,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比兴深者通物理,这一条,当时没讲,大家还记的么,我说我们要在词班里具体介绍
今天要说下第五八两句,一个诗词作者,如果不能巧妙地掌握比兴手法而又有“浩然不可屈”之气,是不会有很大成就的。
他用《踏莎行》改写的《芳心苦》: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他所刻意描画的,表面是荷花,而使人感到“骚情雅意,哀怨无端,读者亦不自知何以心醉,何以泪堕”
又如他的《眼儿媚》: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郎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触物起兴,淡淡着墨,寓情于景,自然使读者有黯然消魂之致宋代著名词人,还有个比较出名的就是姜白石,白石最擅长的就是使用比兴手法。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他所刻意描绘的是虚拟的“梅魂”,又托意湘妃,以寓个人漂泊无归的无穷慨。“湘皋月坠”,正是“湘灵鼓瑟”之时。一落笔便有屈子行吟、憔悴江潭之感。宵深月落,为何步绕湘皋?七字宛然苏词“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意味,也和姜作《疏影》“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用同一手法摄取“梅魂”。是人是神?迷离惝恍。承以“斜横花树小,浸愁漪”八字,暗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的诗意,借以点题。接着“一春幽事有谁知”七字,宕开一笔,追摄远神。紧跟“东风冷,香远茜裙归”八字收缴上片,点出这是“红梅”。她那“冷艳欺雪”的精神,是值得骚人赞美的。
过片以“鸥去昔游归”五字映出“人间万感幽单”的悲凉情绪。“遥怜花可可,梦依依”,又从“梅魂”眼里细认真身,相怜倩影。“可可”百无聊赖之意,和柳永《定风波》“芳心是事可可”,并用宋代方言。“九疑云杳断魂啼”,点出主题思想。这个曳着茜裙月夜归来的林下美人,该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流落湘滨的虞舜二妃。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之山。哀此贞魂,怅对“九疑云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天涯沦落”,是异代同悲的。结以“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又用《博物志》“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的民间传说故事以相衬托,缴足题旨。这种比兴手法较为隐晦,意味却是深长的。
我们再来看下他的两首代表作品,暗香疏影,来体会下比兴的用法.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白石道人歌曲·暗香》
说是比兴的应用,具体应该说是情感和景物描写的交融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白石道人歌曲·疏影》
这里简单的介绍下
白石的这两首词,用的手法,情和景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和我们讲过的情景相生不同,我们在讲情和景的问题时,说了。我们分两个部分讲,情景关系密切的,我们讲了情景相生,情景关系不密切的,以具体的景物去表达抽象的情感,而这个情感和景物又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讲了形象思维,白石的这两首词,用现在的话来说,运用的意识流的手法,
我们以暗香举例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这几句主要是用梅边吹笛,玉人摘梅花的场景,
而这个场景,写在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的后面,在、‘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之前。
这个景物描写暗藏着美好的岁月流逝的感叹
使用这种手法有个弊端,就是读者经常对词旨不甚明了。这点,就是使用形象思维的弊端,
李商隐的无题诗历来如此
历朝历代对这样的作品都是解说不一的。此词上片描写当年月下抚笛,和伊人夜寒中共摘梅花的清赏雅趣,意境幽绝,情味浓至。“何逊”二句为作者自谦之词,并含无限今昔之慨。“但怪得”二句点明“暗香”题目,写疏梅的风采神韵引发作者诗情,文字极清俊。下片用驿寄梅花典故传达相思之情,衬以江国夜雪的壮丽背景,寄托深远。“长记”以下再度折入对往事的回忆,“千树”二句极写千树梅放如云映入碧水的幽美景色,堪称“写生独步‘’‘“寒碧”二字恰切地形容了初春湖水的特点,又映衬出幽梅笑傲岁寒的品节。结拍惋惜落梅已尽,旧欢难寻,出以问句,委婉深情。
要说,暗香,我们还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那么疏影,就无法把握了。白石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有翠禽二句:用罗浮之梦典故,
这一系列的典故,使读者对词旨的理解,增加了不少的障碍,但是,不影响这个首词的艺术性,全词用事虽多,但熔铸绝妙,运气空灵,变化虚实,十分自如。篇中善用虚字,曲折动荡,摇曳多姿。张炎极口称道本词及《暗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我们总结下
今天主要讲了,比兴艺术手法在词中的具体应用
1、如有我之境也就是触景生情,就得很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把“没要紧语”转化为“极要紧语”,而使作者内蕴的深厚情感,成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弦外之音。
2、使用比兴的手法来借物喻人,抒发身世之感。
3、比显而兴隐、
4、触物起兴,淡淡着墨,寓情于景,自然使读者有黯然消魂之致
5、比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应用。
主要今天讲了这五个关键点
发表于 2012-10-1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求老妹辛苦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这是俺应该做的,不辛苦
发表于 2012-10-17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何求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禾 发表于 2012-10-17 19:56
谢谢何求老师

清荷俺不是老师,咱们都是同学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2-10-15 11:41
何求老妹辛苦哈

老师,有你一句话,俺就有力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11-1 07:12 , Processed in 0.0898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