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诗词曲集] 樂府詩集 卷41-45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夜四時歌七十五首》
  《春歌二十首》
  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山林多奇采,陽鳥吐清音。
  綠荑帶長路,丹椒重紫莖。流吹出郊外,共歡弄春英。
  光風流月初,新林錦花舒。情人戲春月,窈窕曳羅裾。
  妖冶顏蕩駘,景色複多媚。溫風入南牖,織婦懷春意。
  碧樓冥初月,羅綺垂新風。含春未及歌,桂酒發清容。
  杜鵑竹裏鳴,梅花落滿道。燕女游春月,羅裳曳芳草。
  硃光照綠苑,丹華粲羅星。那能閨中繡,獨無懷*。
  鮮雲媚硃景,芳風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繡帶飛紛葩。
  羅裳迮紅袖,玉釵明月璫。冶游步春露,豔覓同心郎。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複多情,吹我羅裳開。
  新燕弄初調,杜鵑競晨鳴。畫眉忘注口,游步散*。
  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散。歎我當春年,無人相要喚。
  昔別雁集渚,今還燕巢梁。敢辭歲月久,但使逢春陽。
  春園花就黃,陽池水方淥。酌酒初滿杯,調弦始終曲。
  娉婷揚袖舞,阿那曲身輕。照灼蘭光在,容冶春風生。
  阿那曜姿舞,透迤唱新歌。翠衣發華洛,囬情一見過。
  明月照桂林,初花錦繡色。誰能不相思,獨在機中織。
  崎嶇與時競,不復自顧慮。春風振榮林,常恐華落去。
  思見春花月,含笑當道路。逢儂多欲擿,可憐持自誤。
  自從別歡後,歎音不絕響。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夏歌二十首》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風。吹歡羅裳開,動儂含笑容。
  反覆華簟上,屏帳了不施。郎君未可前,等我整容儀。
  開春初無歡,秋冬更增淒。共戲炎暑月,還覺兩情諧。
  春別猶春戀,夏還情更久。羅帳為誰褰,雙枕何時有盬
  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來。輕袖拂華妝,窈窕登高台。
  含桃已中食,郎贈合歡扇。深感同心意,蘭室期相見。
  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當暑理絺服,持寄與行人。
  朝登涼臺上,夕宿蘭池裏。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
  暑盛靜無風,夏雲薄暮起。攜手密葉下,浮瓜沉硃李。
  郁蒸仲暑月,長嘯出湖邊。芙蓉始結葉,花豔未成蓮。
  適見戴青幡,三春已複傾。林鵲改初調,林中夏蟬鳴。
  春桃初發紅,惜色恐儂擿。硃夏花落去,誰複相尋覓。
  昔別春風起,今還夏雲浮。路遙日月促,非是我淹留。
  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郎見欲采我,我心欲懷蓮。
  四周芙蓉池,硃堂敝無壁。珍簟鏤玉床,繾綣任懷適。
  赫赫盛陽月,無儂不握扇。窈窕瑤台女,冶遊戲涼殿。
  春傾桑葉盡,夏開蠶務畢。晝夜理機縳,知欲早成匹。
  情知三夏熬,今日偏獨甚。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樓寢。
  輕衣不重彩,飆風故不涼。三伏何時過,許儂紅粉妝。
  盛暑非遊節,百慮相纏綿。泛舟芙蓉湖,散思蓮子間。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歌十八首》
  風清覺時涼,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萬結砧杵勞。
  清露凝如玉,涼風中夜發。情人不還臥,冶游步明月。
  鴻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飛。征人難為思,願逐秋風歸。
  開窗秋月光,滅燭解羅裳。合笑帷幌裏,舉體蘭蕙香。
  適憶三陽初,今已九秋暮。追逐泰始樂,不覺華年度。
  飄飄初秋夕,明月耀秋輝。握腕同遊戲,庭含媚素歸。
  秋夜涼風起,天高星月明。蘭房競妝飾,綺帳待雙情。
  涼秋開窗寢,斜月垂光照。中宵無人語,羅幌有雙笑。
  金風扇素節,玉露凝成霜。登高去來雁,惆悵客心傷。
  草木不常榮,憔悴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陽。
  自從別歡來,何日不相思。常恐秋葉零,無複蓮條時。
  掘作九州池,儘是大宅裏。處處種芙蓉,婉轉得蓮子。
  初寒八九月,獨纏自絡絲。寒衣尚未了,郎喚儂底為盬
  秋愛兩兩雁,春感雙雙燕。蘭鷹接野雞,雉落誰當見盬
  仰頭看桐樹,桐花特可憐。願天無霜雪,梧子解千年。
  白露朝夕生,秋風淒長夜。憶郎須寒服,乘月搗白素。
  秋夜入窗裏,羅帳起飄颺。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別在三陽初,望還九秋暮。惡見東流水,終年不西顧。  《冬歌十七首》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複何似盬
  塗澀無人行,冒寒往相覓。若不信儂時,但看雪上跡。
  寒鳥依高樹,枯林鳴悲風。為歡憔悴盡,那得好顏容。
  夜半冒霜來,見我輒怨唱。懷冰闇中倚,已寒不蒙亮。
  躡履步荒林,蕭索悲人情。一唱泰始樂,沽草銜花生。
  昔別春草綠,今還墀雪盈。誰知相思老,玄鬢白髮生。
  寒雲浮天凝,積雪冰川波。連山結玉岩,修庭振瓊柯。
  炭爐卻夜寒,重抱坐疊褥。與郎對華榻,弦歌秉蘭燭。
  天寒歲欲暮,朔風舞飛雪。懷人重衾寢,故有三夏熱。
  冬林葉落盡,逢春已複曜。葵藿生穀底,傾心不蒙照。
  朔風灑霰雨,綠池蓮水結。願歡攘皓腕,共弄初落雪。
  嚴霜白草木,寒風晝夜起。感時為歡歎,霜鬢不可視。
  何處結同心,西陵柏樹下。晃蕩無四壁,嚴霜凍殺我。
  白雪停陰岡,丹華耀陽林。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未嘗經辛苦,無故強相矜。欲知千里寒,但看井水冰。
  果欲結金蘭,但看松柏林。經霜不墮地,歲寒無異心。
  適見三陽日,寒蟬已複鳴。感時為歡歎,白髮綠鬢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夜四時歌七首》梁·武帝
  《春歌》
  蘭葉始滿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憐意,摘以寄心知。  《夏歌三首》
  江南蓮花開,紅光復碧水。色同心複同,藉異心無異。
  閨中花如繡,簾上露如珠。欲知有所思,停織複踟躕。
  含桃落花日,黃鳥營飛時。君住馬已疲,妾去蠶已饑。  《秋歌二首》
  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懷情入夜月,含笑出朝雲。
  當信抱梁期,莫聽囬風音。鏡上兩入髻,分明無兩心。  《冬歌》
  寒閨動黻帳,密筵重錦席。賣眼拂長袖,含笑留上客。  《子夜四時歌八首》王金珠
  《春歌三首》
  硃日光素水,黃華映白雪。折梅待佳人,共迎陽春月。
  階上香入懷,庭中花照眼。春心鬱如此,情來不可限。
  吹漏不可停,斷弦當更續。俱作雙思引,共奏同心曲。  《夏歌二首》
  玉盤貯硃李,金杯盛白酒。本欲持自親。複恐不甘口。
  垂簾倦煩熱,卷幌乘清陰。風吹合歡帳,直動相思琴。  《秋歌二首》
  疊素蘭房中,勞情桂杵側。硃顏潤紅粉,香汗光玉色。
  紫莖垂玉露,綠葉落金櫻。著錦如言重,衣羅始覺輕。  《冬歌》
  寒閨周黼帳,錦衣連理文。懷情入夜月,含笑出朝雲。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樂府詩集 卷肆拾伍
  宋郭茂倩編  清商曲辭 貳  吳聲歌曲 貳  《子夜春歌》唐·王翰
  春氣滿林香,春遊不可忘。落花吹欲盡,垂柳折還長。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裝。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陽。  《子夜冬歌》崔國輔
  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夜久頻挑燈,霜寒剪刀冷。  《子夜冬歌》薛耀
  塑風扣群木,嚴霜凋百草。借問月中人,安得長不老。  《子夜四時歌六首》郭元振
  《春歌二首》
  青樓含日光,綠池起風色。贈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極。
  陌頭楊柳枝,已被春風吹。妾心正斷絕,君懷那得知。  《秋歌二首》
  邀歡容佇立,望美頻囬顧。何時複采菱,江中密相遇。
  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與子結綢繆,丹心此何有。  《冬歌二首》
  北極嚴氣升,南至溫風謝。調絲競短歌。拂枕憐長夜。
  帷橫雙翡翠,被卷兩鴛鴦。婉態不自得,宛轉君王床。  《子夜四時歌四首》李白
  《春歌》
  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素手青條上,
  紅妝白日鮮。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囬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盬良人罷遠征。  《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針冷,
  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夜四時歌四首》陸龜蒙
  《春歌》
  山連翠羽屏,草接煙華席。望盡南飛燕,佳人斷信息。  《夏歌》
  蘭眼抬露斜,鶯脣映花老。金龍傾漏盡,玉井敲冰早。  《秋歌》
  涼漢清泬寥,衰林怨風雨。愁聽絡緯唱,似與羈魂語。  《冬歌》
  南光走冷圭,北籟號空木。年年任霜霰,不減筼簹綠。  《大子夜歌二首》
  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
  絲竹發歌響,假器揚清音。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  《子夜警歌二首》
  鏤椀傳綠酒,雕爐薰紫煙。誰知苦寒調,共作白雪弦。
  恃愛如欲進,含羞出不前。硃口發豔歌,玉指弄嬌弦。  《子夜變歌三首》
  《宋書·樂志》曰:“六變諸曲,皆因事制歌。”《古今樂錄》曰:“《子夜變歌》前作持子送,後作歡娛我送。《子夜警歌》無送聲,仍作變,故呼為變頭,謂六變之首也。”  人傳歡負情,我自未常見。三更開門去,
  始知子夜變。 歲月如流邁,春盡秋已至。
  熒熒條上花,零落何乃駛。 歲月如流邁,
  行已及素秋。蟋蟀吟堂前,惆悵使儂愁。  《同前》梁·王金珠
  七彩紫金柱,九華白玉梁。但歌繞不去,含吐有餘香。  《上聲歌八首》晉宋梁辭
  《古今樂錄》曰:“《上聲歌》者,此因上聲促柱得名。或用一調,或用無調名,如古歌辭所言,謂哀思之音,不及中和。梁武因之改辭,無複雅句。”  儂本是蕭草,持作蘭桂名。芬芳頓交盛,感郎為《上聲》。
  郎作《上聲曲》,柱促使弦哀。譬如秋風急,觸遇傷儂懷。
  初歌《子夜》曲,改調促鳴箏。四座暫寂靜,聽我歌《上聲》。
  三鼓染烏頭,聞鼓白門裏。攬裳抱履走,何冥不輕紀。
  三月寒暖適,楊柳可藏雀。未言涕交零,如何見君隔。
  新衫繡兩端,迮著羅裙裏。行步動微塵,羅裙隨風起。
  裲襠與郎著,反繡持貯裏。汙汙莫濺浣,持許相存在。
  春月暖何太,生裙迮羅襪。曖曖日欲冥,從儂門前過。  《上聲歌》梁·王金珠
  花色過桃杏,名稱重金瓊。名歌非《下裏》,含笑作《上聲》。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歡聞歌》
  《古今樂錄》曰:“《歡聞歌》者,晉穆帝升平初歌,畢輒呼《歡聞不》盬以為送聲,後因此為曲名。今世用莎持乙子代之,語稍訛異也。”  遙遙天無柱,流漂萍無根。單身如螢火,持底報郎恩。  《歡聞歌》王金珠
  豔豔金樓女,心如玉池蓮。持底報郎恩,俱期遊梵天。  《歡聞變歌六首》
  《古今樂錄》曰:“《歡聞變歌》”者,晉穆帝升平中,童子輩忽歌於道,曰‘阿不聞’,曲終輒雲:‘阿子汝聞不盬’無幾而穆帝崩。褚太后哭‘阿子汝聞不’盬聲既淒苦,因以名之。”  金瓦九重牆,玉壁珊瑚柱。中夜來相尋,喚歡聞不顧。
  歡來不徐徐,陽窗都銳戶。耶婆尚未眠,肝心如推櫓。
  張罾不得魚,魚不櫓罾歸。君非鸕鷀鳥,底為守空池盬
  刻木作班鷦,有翅不能飛。搖著帆檣上,望見千里磯。
  鍥臂飲清血,牛羊持祭天。沒命成灰土,終不罷相憐。
  駛風何曜曜,帆上牛渚磯。帆作繖子張,船如侶馬馳。  《歡聞變》王金珠
  南有相思木,合影複同心。遊女不可求,誰能識得音。  《前溪歌七首》
  《宋書·樂志》曰:“《前溪歌》者,晉車騎將軍沈玩所制。”郗昂《樂府解題》曰:“《前溪》,武曲也。”  憂思出門倚,逢郎前溪度。莫作流水心,引新都舍故。
  為家不鑿井,擔瓶下前溪。開穿亂漫下,但聞林鳥啼。
  前溪滄浪映,通波澄淥清。聲弦傳不絕,千載寄汝名,永與天地並。
  逍遙獨桑頭,北望東武亭。黃瓜被山側,春風感郎情。
  逍遙獨桑頭,東北無廣親。黃瓜是小草,春風何足歎,憶汝涕交零。
  黃葛結蒙籠,生在洛溪邊。花落逐水去,何當順流還,還亦不復鮮。
  黃葛生爛熳,誰能斷葛根。寧斷嬌兒乳,不斷郎殷勤。  《前溪歌》包明月
  當曙與未曙,百鳥啼窗前。獨眠抱被歎,憶我懷中儂,單情何時雙。  《阿子歌三首》
  《宋書·樂志》曰:“《阿子歌》者,亦因升平初歌雲‘阿子汝聞不’盬後人演其聲為《阿子》、《歡聞》二曲。”《樂苑》曰:“嘉興人養鴨兒,鴨兒既死,因有此歌。未知孰是。”  阿子複阿子,念汝好顏容。風流世稀有,窈窕無人雙。
  春月故鴨啼,獨雄顛倒落。工知悅弦死,故來相尋博。
  野田草欲盡,東流水又暴。念我雙飛鳧,饑渴常不飽。  《阿子歌》王金珠
  可憐雙飛鳧,飛集野田頭。饑食野田草,渴飲清河流。  《丁督護歌五首》宋·武帝
  一曰《阿督護》。《宋書·樂志》曰:“《督護歌》者,彭城內史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宋高祖使府內直督護丁旿收斂殯埋之。逵之妻,高祖長女也。呼旿至閣下,自問殮送之事。每問輒歎息曰:‘丁督護’!其聲哀切,後人因其聲廣其曲焉。”《唐書·樂志》曰:“《丁督護》,晉宋間曲也。今歌是宋武帝所制”雲。  督護北征去,前鋒無不平。硃門垂高蓋,永世揚功名。
  洛陽數千里,孟津流無極。辛苦戎馬間,別易會難得。
  督護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檣如芒檉,督護今何渠。
  督護初征時,儂亦惡聞許。願作石尤風,四面斷行旅。
  聞歡去北征,相送直瀆浦。只有淚可出,無複情可吐。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丁督護歌》王金珠
  黃河流無極,洛陽數千里。轗軻戎旅間,何由見歡子。  《丁督護歌》唐·李白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磐石,無田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團扇郎六首》
  《古今樂錄》曰:“《團扇郎歌》者,晉中書令王瑉,捉白團扇與嫂婢謝芳姿有愛,情好甚篤。嫂捶撻婢過苦,王東亭聞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當赦之。應聲歌曰:‘白團扇,辛苦五流連。是郎眼所見。’瑉聞,更問之:‘汝歌何遺盬’芳姿即改雲:‘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後人因而歌之。”  七寶畫團扇,燦爛明月光。餉郎卻暄暑,相憶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團扇。動搖郎玉手,因風托方便。
  犢車薄不乘,步行耀玉顏。逢儂都共語,起欲著夜半。
  團扇薄不搖,窈窕搖蒲葵。相憐中道罷,定是阿誰非。
  禦路薄不行,窈窕決橫塘。團扇鄣白日,面作芙蓉光。
  白練薄不著,趣欲著錦衣。異色都言好,清白為誰施。  《團扇郎》梁·武帝
  手中白團扇,淨如秋團月。清風任動生,嬌聲任意發。  《團扇郎》
  團扇複團扇,持許自遮面。憔悴無複理,羞與郎相見。  《團扇郎》唐·張祜
  白團扇,今來此去捐。願得入郎手,團圓郎眼前。  《團扇郎》劉禹錫
  團扇複團扇,奉君清暑殿。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
  上有乘鸞女,蒼蒼蟲網遍。明年入懷袖,別是機中練。  《七日夜女歌九首》
  三春怨離泣,九秋欣期歌。駕鸞行日時,月明濟長河。
  長河起秋雲,漢渚風涼發。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風起漢曲,素月明河邊。七章未成匹,飛燕起長川。
  春離隔寒暑,明秋暫一會。兩歎別日長,雙情若饑渴。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畫夜長懸絲。
  靈匹怨離處,索居隔長河。玄雲不應雷,是儂啼歎歌。
  振玉下金階,拭眼矚星蘭。惆悵登雲軺,悲恨兩情殫。
  風驂不駕纓,翼人立中庭。簫管且停吹,展我敘離情。
  紫霞煙翠蓋,斜月照綺窗。銜悲握離袂,易爾還年容。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長史變歌三首》
  《宋書·樂志》曰:“《長史變歌》者,晉司徒左長史王廞臨敗所制也。”  出儂吳昌門,清水綠碧色。徘徊戎馬間,求罷不能得。
  口和狂風扇,心故清白節。硃門前世榮,千載表忠烈。
  硃桂結貞根,芬芳溢帝庭。陵霜不改色,枝葉永流榮。  《黃生曲三首》
  黃生無誠信,冥強將儂期。通夕出門望,至曉竟不來。
  崔子信桑條,餒去都餒還。為歡複摧折,命生絲發間。
  松柏葉青蒨,石榴花葳蕤。迮置前後事,歡今定憐誰。  《黃鵠曲四首》
  《列女傳》曰:“魯陶嬰者,魯陶明之女也。少寡,養幼孤,無強昆弟,紡績為產。魯人或聞其義,將求焉。嬰聞之恐不得免,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庭也。其歌曰:‘悲夫黃鵠之早寡兮,七年不雙。宛頸獨宿兮,不與眾同。夜半悲鳴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獨宿何傷。寡婦念此兮,泣下數行。鳴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飛鳴尚然兮,況於真良。雖有賢雄兮,終不重行。’魯人聞之,不敢複求。”按《黃鵠》本漢橫吹曲名。  黃鵠參天飛,半道鬱徘徊。腹中車輪轉,君知思憶誰。
  黃鵠參天飛,半道還哀鳴。三年失群侶,生離傷人情。
  黃鵠參天飛,疑翩爭風囬。高翔入玄闕,時複乘雲頹。
  黃鵠參天飛,半道還後渚。欲飛複不飛,悲鳴覓群侶。  《碧玉歌三首》
  《樂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寵愛之甚,所以歌之。”  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芙蓉陵霜榮,秋容故尚好。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
  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碧玉歌二首》
  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郎,囬身就郎抱。
  杏梁日始照,蕙席歡未極。碧玉奉金杯,淥酒助花色。  《碧玉歌》唐·李暇
  碧玉上宮妓,出入千花林。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  《桃葉歌三首》
  《古今樂錄》曰:“《桃葉歌》者,晉王子敬之所作也。桃葉,子敬妾名,緣於篤愛,所以歌之。”《隋書·五行志》曰:“陳時江南盛歌王獻之《桃葉》詩,雲:‘桃葉複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後隋晉王廣伐陳,置將桃葉山下,及韓擒虎渡江,大將任蠻奴至新亭,以導北軍之應。子敬,獻之字也。”  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獨采我。
  桃葉複桃葉,桃樹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
  桃葉複桃葉,渡江不明楫。但渡無所苦,我自來迎接。  《桃葉歌》
  桃葉複桃葉,渡江不待櫓。風波了無常,沒命江南渡。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長樂佳七首》
  小庭春映日,四角佩琳琅。玉枕龍須席,郎暝首何當。
  雎鳩不集林,體潔好清流。貞節曜奇世,長樂戲汀洲。
  鴛鴦翻碧樹,皆以戲蘭渚。寢食不相離,長莫過時許。
  欲知長樂佳,仲陵羅淑女,媚蘭雙情諧。
  欲知長樂佳,中陵羅雎鳩,美死兩心齊。
  比翼交頸遊,千載不相離。偕情欣歡,念長樂佳。
  欲知長樂佳,仲陵羅背林,前溪長相隨。  《同前》
  紅羅複鬥帳,四角垂硃璫。玉枕龍須席,郎眠何處床。  《歡好曲三首》
  淑女總角時,喚作小姑子。容豔初春花,人見誰不愛。
  窈窕上頭歡,那得及破瓜。但看脫葉蓮,何如芙蓉花。
  逶迤總角年,華豔星間月。遙見情傾廷,不覺喉中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9 08:02 , Processed in 1.13898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