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9|回复: 0

[文心阁公告] 文心阁第十三讲 一首成功诗具备的三个要素(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阁第十三讲 一首成功诗具备的三个要素 上篇
今天是我们文心阁第十三讲 一首成功诗具备的三个要素 上篇
文心阁所有的讲义精髓部分就在这九点,我称为学诗九点。前三点呢,我们讲过的。
初学古典诗歌写作必须掌握的三点:
第一,要确定下来情感主题;
第二,要使用合理的章法结构;
第三,要写好关键句。
这三点是告诉大家如何去构思,如何去谋篇。

其实这三点不仅仅是初学者要掌握的。因为我把它放在了第一讲里,所以加上了初学者三点,
一首古典诗词的情感主题只有一个,诗词内所有的字句都是为这个主题而服务的。古典诗词和现代文体如小说、散文、记叙文等,行文方式不同。古典诗歌有其固定的章法结构。我们学习过绝句的章法,学习过律诗的章法,同时也学过中调小令的章法结构,用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来写古典诗词的话,那就会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第三点:要写好关键句
什么是关键句,关键句是一首诗词作品里最容易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也是最容易吸引读者眼球的句子。好比是一场电影里的高潮部分,如果关键句写不好,那么这诗就会流于平庸;如果电影的高潮部分没有演好,那么这部电影会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那么关键句在作品的哪个位置呢?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下:
1、绝句的关键句在第三四句,尤其是第四句。
2、律诗的关键句在颔联和颈联上,这两联之一。
3、词的关键是在靠近结句或者就是结句的位置。

这是我们讲过的,我记得有次我们学员有个叫平凡的来问 我,学诗九点呀,我们只学了前三点,其他的什么时候告诉我们呀
今天我们就来后面的三点
但是随着大家的学习,就会发现,我们要写好一首诗词,以什么为标准呢?我们不能拿那些千古流传的作品为写好作品的标准,因为那些作品都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流传,至今我们还能记诵。这些作品有的是作者穷极一生才写出来的这么一两篇。我们要以这个为标准,就太难了哦。
那么我们写诗到底以什么为标准呢,达到这个标准才算是一首成功的作品呢?

成功的诗词的三个要素
一、第一要素: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
二、第二要素:情感真实。要写出真实的情感
三、第三要素:要注意体现生活中的情趣
我们来逐一的讲解一下
一、第一要素: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
如果一首诗,艰涩难明的话,会不是会是一首好诗呢?我们仔细思考下,我们从小背诵的故人的名篇,有多少是很难理解的呢。流传千古的作品中,有多少是需要看一大堆注释,才能看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呢?
例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样的诗,是艰涩难以理解的作品么。易懂,首先要做到,不使用冷僻的典故,僻字也尽量少用。
我有个朋友呀,喜欢使用冷僻的字,一首诗中,准有一个或者两个字,让你不认识,并且这个字相当的冷僻,常引以为豪。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冷僻的典故,更要不得了。典故的使用是使作品增彩。而不是让读者费解。

大概有十七八年前,我在网络上组织了一次比赛。要求绝句,用十一真韵,题材是初春随感。
当时有几个评委看到一组诗,就来找我,说这诗无法评,
我选一首,发给大家看下
七绝 初春随感
真如奠玉礼威神,日月星辰景命新。  
夜雨东南阴岭秀,初寒可是降生辰。
当时有的评委就说了,这诗好,有的就说不好。我就问了,说好的,好在哪里,说不好的,又哪里不好呢?大家是否看懂了这诗呢?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真如呢是佛教语,真实如常的意思,奠玉是指什么呢,是说的雪花。威神呢是说的雷神,这里说的每年一样,在春雷响的时候,也就是春天来的时候,下了一点雪。后面三句就更简单了,说的是上天又一次四季轮回,因为春天是四季之首。看上去晦涩不懂,真的解释起来,这诗也没写什么。

为什么这人会写的如此晦涩呢?
写这诗的人呢是我一个兄长,道号孤藤子,诗词联书画古玩水平都不错的,北京人,好像有一个名词专门说他们的,叫 玩家。他临到老的时候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做进出口生意。诗词联赋书法绘画,古董文玩的,啥都玩

因为他擅长写骈赋。尤其喜欢唐之前的赋。
唐之前的赋呢,是文人圈子里,最擅长写的。一般没有一定古文功底的人是无法看懂的。唐之后的赋呢,趋于散文化了,都可以看的明白。所以这诗让人看着费解,看明白了呢,也没发觉他写了什么,不算是好诗。他这人呢,生性诙谐。知道我搞了比赛,故意来搞笑的。
我记得苏州徐云鹤出了一本书,他给写了篇赋做为书的序言。他在结尾就多写了一句,让后对方没看懂,就直接用在书上了。
我看后,乐不可支。因为他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如果你要看不懂,可以找我来翻译。
宋代有个叫宋祁的人,词有几首非常的棒。他早期的文风呢就是晦涩,后来被欧阳修找机会教训了一顿。他才顿悟。原来晦涩难明的写法是错误的。
唐代白居易写好了诗后要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对方听不懂,他就再改
所以后世有人赞他: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所以说我们一直强调大家的作品要写的易懂,就是能让读者看懂。

流畅呢是说诗词保留着音乐的特性---那就是它的节奏。这个也是我们常提到的语感问题。如果一首诗词,字面意思不错,但是读起来很不顺,那也是错误的写作方法。
自然,只指我们写诗填词,不刻意的去表达什么,要自然而然,不矫揉造作。
在写作中,不刻意的追求字面的华美,不刻意的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表达,诗词中句与句的衔接很自然,不出现脱节,重复,跳跃过快这样的现象。承接和转折以及结尾不刻意的去做。也就是说不能出现斧凿的痕迹。这个就叫做自然。
易懂,流畅容易做到,自然呢,就有些困难了。
一首成功的诗词,首先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做体现这三点,我们要从以下四点着手,我们初学写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然流畅,且条理清晰。
这个要求大家做到四点:
第一、用词不要过于生造,
第二、用的典故或者词汇不要过于冷僻,
第三、要注意诗的语感节奏,
第四、写出来的作品,要让大家看懂。如果大家都看不懂的话,那么这篇作品,即使写的再好,也是不成功的。
第二要点是情感真实。要写出真实的情感。
这点要注意,不是说我们写诗的时候,充满这真情,而是写出来的诗要表达出真实的情感。
记得台湾的林正三先生说过,要写出真实的情感,对学习写古典诗词的人来说太难了。如果大家明白这点,说明已经可以登堂入室了。
之所以人家这样说,是因为好多人写的时候都饱含深情的,但是写出来后,却没有做到情感真实
所以前几年在台湾瀛社网上和林正三先生交流的时候,人家才会这样说
有人说了,我写的时候是用真情实感来写的,是不是叫情感真实呢,这个不是。是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是真实的才对。情感真实,不是说你写诗填词时候的个人情感问题,而是说表达出来的情感要真实。
这里要求大家,要牢记着一点:永远不要写一些虚无缥缈的情感。歌功颂德的也不要去碰。所以我经常会和大家说这样一点---写前要确定下来你要写的主题情感是什么。写出了真实的情感,这个作品就成功了三分。
@全体成员 大家有知道台湾林正三先生的么?
林正三先生是台湾诗乘的大家,民国三十二年生人,也就是1943生人,他还健在的哈,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叫惜余斋主人。
我们内地会叫某某诗词协会,或者学会的,台湾没有,他们仍然叫瀛社,我们内地协会的会长叫会长或者主席,台湾那边叫,理事长。
林正三先生呢,以前是台湾瀛社的理事长,现在是荣誉理事长,毕竟年龄不小了。
林正三先生著有一本书叫《诗学概要》,这书呢对一批网络上的早期的诗友,起到了指导的作用。

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网上找来读下
我们回到情感真实上来,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柳丝织金梭 ”这是前人的句子,大家看下这一联,“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柳丝织金梭“大家认为这一联写的如何?

这就是我们的习惯。看一句诗,首先看平仄,如果平仄不符合要求。就说出了,或者说不好。
其实格律诗词只是古诗里的一小部分哦
两句大意是:江水像白色的绢带,鱼儿跳跃像抛起的玉尺,柳条像缕缕丝线,黄鸯穿来穿去像金梭在忙着织丝。
这两句诗中虽也用了不少比喻,如练江、丝柳、玉尺,金梭等等,但没有说明在怎样情况下鱼跃莺穿,况且把鱼跃比作抛玉尺,这样的描写有没有问题呢?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只是在词汇上下功夫,用练、玉、丝、金进行涂饰,而不注意表现事物的特色,所以显得雕凿而不自然,成为写景状物写得不好的著名例句。
     这是写景状物失败的例子。因为作者呢,没有对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写这景物的时候呢,并没有明确的情感在里面,那么这个时候写出来的句子,就是死句。句子没有生命力,那么全诗会好么?所以这就是典型的以文造情。情感虚无。写作忌讳滥用词藻,故意做作。这点大家一定要记住!
当年宋代的李清照和赵明诚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一日清照写了一阙醉花荫,寄给了在外地的赵明城。
后来赵读后,非常不甘心,认为为什么在词上就比不过一个女子呢?
于是他闭门谢客三日,也写了醉花荫,有说是十五首的,也有说是五十首的。
一日来了个朋友,他就把李清照的和他的作品,一起拿过去让人家品评,结果,这个故事都晓得。
结果是李清照胜出。也说明了一点,好的诗词要有真实的情感,而不是在那些华丽的辞藻。这也是我们再开课前试讲里提到的“诗词到底写的是什么”诗词写的是情感。
但这情感又分两块表达的,情感就两种,一种是人类对于宇宙人生所同具有的感觉与印象的无我之境,属于客观描摹。这类情感写的不是很多。第二种是个人的离合悲欢的有我之境,属于主观的抒写。这类情感是百分之九十的诗人所常写的情感。
李清照之所以胜出是因为她的作品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不是以文造情。赵明诚呢,文字堆积而出,谈不上真情实感,纯以文造情。
下面我们再来讲一个故事,黄鹤楼前的一场比拼,这个故事,大家估计都听过前半部分。
当年李太白游览黄鹤楼,看到了崔颢的题诗,说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难道李白真的才力逊于崔颢么?后来李白楼前没有赋诗成功,于是在游览凤凰台的时候,借鉴崔颢的黄鹤楼诗的写作技巧,也写了一首。这首被后人说成了全篇套袭崔颢的诗,因这诗,李白被后人批的一无是处。一直到今日,仍有人拿这说事。

我们来欣赏一下崔李二人的作品
我们先来看一下崔颢的这诗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都说这诗好,那么它到底好在哪?因为这诗胜过了李白?
严羽在《沧浪诗话》认为崔灏的这首黄鹤楼为唐人七律第一。 既然是唐人七律第一,就有他的好处哈。我给大家讲下。
前四句是写登临怀古,后四句是写站在黄鹤楼上看的景物所引发的乡愁难抑之情。前四句诗人围绕黄鹤楼的由来反复吟唱,似脱口道出,语言俗白,一气呵成,文势贯通;
一座空空的黄鹤楼因而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次偶然的登临却变成了追古抚今的感叹:白云千载,遐思悠悠;后四句写站在楼上的所见所思。眼前美景如画,内心乡愁难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形象而直观的描绘:晴朗的大地,远方汉阳的绿树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萋萋芳草如茵。开阔的视野,生机勃勃的明媚风光,作为远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即景生情,江上薄雾的柔美与楼上诗人思乡的幽怨交织在一起:把乡愁依附在江上的雾霭中,形成情景交融,日暮烟波与白云悠悠形成对照从而达到了一个悠远渺茫的意境。
全诗不遵守平仄对偶的束缚,笔随意转情感真挚而气势奔放,物象与情感交融在一起,使诗的意蕴丰满而自然。诗中巧妙的镶嵌地名,山川风物更觉的具体可感。

从写作的角度上讲,利用古风和律诗节奏上的不同,从而达到了气韵上的曲折起伏。我们都知道律诗的要求是中间四句要对仗,但是崔颢的这首偏偏第二联没对仗,不仅仅如此,前四句的格律完全是错误的,是偏偏从第三联按照格律来写。这个叫“单行入律”。
李白呢就是对这样的写法比较推崇,在他一生写过为数不多的律诗中一再借鉴。所以当时李白在黄鹤楼前一看这诗,感觉即使是他再写,也无法超越崔颢,于是就没写。所以后世人说崔姓的堂号就叫禁李堂。就源于这个故事。
有这样一句话叫文无第一。文人可以相轻,但不会自轻的。李白呢,如果当场写一首诗出来,很容易。但感觉即使写出来后,也不会超越崔颢的诗,所以就没写。后来他游览了金陵的凤凰台后写了一首
登金陵凤凰台歌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人写登台所见 ,赞美了长江两岸的壮美风光,感叹了大自然的永恒和社会人事的迅速变迁,并由历史的兴衰之叹,引出了对浮云蔽日月国事日非的忧虑。全诗将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和个人的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我们来看李白这首,先看前四句格律是否正确呢。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的这第三句没粘,格律是错误的哈。但这四句确实和崔颢的诗前四句一样,回环而下,一气呵成。所以后世康熙年间的人,就这样评价了李白,说李白是在模仿崔颢。

我记得有次在丹东墨子家里吃饭,她说今天让我尝下烧鸭子,还给我备了一瓶酒。于是我一口酒,一口萝卜干,一口酒一口花生米。酒喝完了,我就问烧鸭子呢。
后来墨子竟然说萝卜干就花生米可以吃出烧鸭子的味道来,她还问我这是哪个古人的言论?
清代康熙时候有个文字狱的受害者叫金圣叹。他在临行前说了一句“萝卜干就花生米能吃出烧鸭子味”
金圣叹在《贯华堂点评唐才子诗》一书中就说了李白和崔颢两人的诗
说李白是在模仿崔颢。或者叫套崔颢的诗

我们回到这诗上来。后世对这两首诗最为客观的评价是这样的:李白借鉴了崔的黄鹤楼的写作技法,写出的这首和崔功力悉敌的作品。从这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文无第一。不是说有名的人一定才力大,一定是写出的作品最好。也说明一个人的才名,不是在于一两首诗。
这个故事估计说到这里,大家是听过的。但是没完,后面的就未必都听过了
李白是唐代的,后来到了宋代,和王安石同科的状元,他叫郭功甫。有次和王安石等人结伴一起游览了凤凰台郭呢,当场即兴赋诗一首。受到大家的赞扬
登凤凰台歌: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吹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荒草向人愁。

趁大家看这诗的时候呢,给大家介绍下郭功甫这人
此人是北宋时期的名家。因其母生他的时候,梦到了李白,所以少年时期,就被人称为李白转世。

当时他与王安石等人游览凤凰台,读到李白的诗,当时郭功甫即兴就写了一首律诗,大家对其是赞不绝口。虽然王安石当时暗自摇头,认为这种写诗的方法不对。
郭这人呢,其母梦到李白而生下的他,打小呢,就有李白再世的名头。
郭这人呢和王安石同年,所谓同年是说同一年考中的进士。并且郭还是当时的状元。
王安石时期,当时的文坛领袖是谁呢?
是苏东坡
北宋初期是欧阳修为文坛领袖,后来欧阳修读了苏轼的文章就说了,可提前退休哈。 当时苏轼是文坛领袖,他当时在浙江为官。郭功甫路过浙江,当然得去拜访一下,这文坛领袖哈。
郭功甫去杭州拜见苏轼,把他的诗稿给苏轼看。在苏轼看他诗稿的时候,郭功甫呢,等急了。于是高声朗诵了自己的诗。等他朗诵完毕的时候呢,就问苏轼,我诗如何。苏轼说:苏轼说可以打十分。
郭功甫呢,很高兴。就问苏轼,为何十分呢。苏轼回答的很妙,论诗情呢,只有三分。但是论君朗诵情怀呢,可以打七分。两者一加不就是十分么?
郭这人呢,有急才,用我们现代人的话说,他擅长临屏,诗来的快。就这点来说,当时很少有人能及,我们回过头,再读下,
登凤凰台歌: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吹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荒草向人愁。

我们曾说过,一首律诗关键是中间两联:
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吹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
我们来看这两联是说什么,然后结合起结联,我们来看下他到底写的是什么。 其实中间两联只是在写历史的变迁,起联写登台所见,没看到凤凰游,只看到了长江奔腾入海,然后想到了,在历史长河里湮灭的朝代。
然后回到现在写看到的景物,但是景物也只是体现出新沙换故洲。说白两联的具体情感很朦胧,再看结句,“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荒草向人愁。”那么这个愁是什么愁呢?所以这诗并没有像李崔二人的作品一样传世。也说明了一点,写诗如果只是靠文字的拼凑,毫无真实的情感而言的话,绝对是不成的。
   李白的诗,借景抒情,这首诗可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登临所见:吴宫的废墟、晋代的古丘、空寂的凤凰台,凄凉冷落之景,吊古伤今之情,自然融为一体。隐寓着诗人被排挤打击之后的悲凉心情。后两联为第二层,从远景落笔,以三山迷雾,二水分流,浮云蔽日之景,曲折而形象地揭示了奸佞当道、排挤贤能的黑暗现实。其中结句以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遭受排挤之后的愤懑之情和等待出仕的进取之心。这样的情感是具体可见,真实的情感。
    那么崔颢的诗呢,主要是吊古怀乡。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浏亮 明朗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李白写的是身世际遇之愁,崔颢写的是乡愁。均是可感的。
郭的诗,他抒发的情感到底是什么呢?朦胧不具体。这就是典型的以文造情,情感不真,不具体。所以王安石听到他的诗时候,才会暗暗摇头。王安石诗不逊于苏轼的哦。我们不是在贬低古人,其实我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这样的故事好多呢,像我们以前讲过的李清照夫妇的醉花阴。为什么李清照一首可以胜过赵明诚的十五首呢,关键一点就在于这。
乾隆大帝的诗最多,一生写的诗比陆游还多,为什么没有传世的佳作呢,因为乾隆的好多的诗也是如此。
现代人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我给大家看二首。我给大家看下当代人犯的错误。当然我的举例自己的作品。不然作者看到了会来找我的哈
给大家看下我当年的一些不成功的作品
网上的人好临屏

认为临屏写作,哗众取宠。能博一群人的掌声。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临屏写作为乐
我也经历过临屏的时代,也喜欢大家一群喝彩之声哈

蝶恋花
梦里欢歌容易醒,绿绮谁弹,曲曲都无凭。往事匆匆空记省,落红几片飘枯井。
萧瑟西风身又冷,逝水流年,情似孤萍梗。浊酒一杯消夜永,荷塘月拂庭花影。

这词呢,落红一句,我感觉很美,尤其是最后的结句 荷塘月拂庭花影。
匆匆十几分钟写就,就可以收获一大批的掌声。所以当时重点不在全篇上,而在句子上

这词呢,落红一句,我感觉很美,尤其是最后的结句 荷塘月拂庭花影。也不错。但这词呢确实写的不怎么样,单看 “落红几片飘苦井”以及‘荷塘月拂庭花影,”这两句呢,写的确实不错,但是全篇来看,到底是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只能隐约的捕捉到。这也是以文造情的例子。这是我当年写的一阙蝶恋花,一直没丢,留着当反面教材。

还有一首绝句
红梅暮雪月依窗,举步闲吟古韵腔。
一片诗心难付与,云烟空锁半寒江。
这样的诗也是如此,是我当年在聊天室里玩临屏时候所写。
举这两例子呢是想告诉大家,如果只凭词汇来写诗,很难出佳作的。而没有情感的作品,或者情感不真实,模糊的作品,不仅仅是古人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也会犯的。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临屏写作不是写诗的正途,只是博取掌声的有效途径。所以我在班里从没讲过临屏的技巧啥的。
情感是一首诗的生命力所在,一首没有生命的诗词不会是好诗词的。
网络人好写酸诗,自命是风流作品。曾经我也特喜欢这样的作品,也好写一些作品的作品,虽然不是很酸,但是就作品而言,没有真实的情感,所以只能算是博大家一笑的作品,我给大家看一首。
久然茶馆风光好,久然才子为情老。把酒叹生平,诗情引恨情。
长陪花间柳,莫厌金杯酒。一醉又何妨,为花须尽狂。 调寄菩萨蛮
久然茶馆呢是当时QQ里的一个聊天室,当时的房间主持呢是我师侄女,记得好像是叫风离子,当年是一个不满二十的小姑娘。当时好像是她18岁生日,要我一首词,于是我就临屏写了两首给她,这首是其中之一。
这样的作品呢,虽然不是失败的作品。但在内容上也空洞的很。平时写来玩玩就算了。不可以当做我们写诗填词的正途哦。

唐代有个诗人叫温庭筠,他写诗比较快,有八叉手的雅号。他的一些作品,多是如此风格的。游戏之作。当时把他和李商隐并称为温李,但是后人呢说温实不及李。
古人的酸诗很多,但只是某一两句酸而已,结合全篇来看,未必酸。
我给大家发几句来
“情多最恨花无语 愁破方知酒有权”
“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醉更愁”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醉更愁
这诗苏轼的梅花诗里的句子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情多最恨花无语 愁破方知酒有权
这诗是晚唐诗人郑谷的作品
题目是中年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课的内容:
总结下这两点:
  一首成功的诗词,首先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做体现这三点,我们要从以下四点着手,我们初学写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然流畅,且条理清晰。

这个要求大家做到四点:
第一、用词不要过于生造,
第二、用的典故或者词汇不要过于冷僻,
第三、要注意诗的语感节奏,
第四、写出来的作品,要让大家看懂。如果大家都看不懂的话,那么这篇作品,即使写的再好,也是不成功的。
第二我们讲了,情感真实。不写一些虚无的情感,不过多的写一些老干体,即歌功颂德,要注意用景物的描写来抒情。
诗的特点就是“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要学会用景物的描写去体现情感的表达,即用意象来“说话”、传情。尽量不要直接表达出来。写出的句子要有生命力,不然再好的修辞,再好的词汇,也不会写出好的诗句的。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周我们继续讲课。还有两组的作业。我们放这月的最后的周三来评。评完我们要留绝句的考核作业--假期有奖练笔
我们的一青的惯例是有奖练笔,所谓的奖呢是书法作品。包邮寄到家的。可以是获奖者自己的作品,自由指定也可以。都是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11-1 07:29 , Processed in 0.0647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