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08|回复: 0

5.14青山老师课程内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解近体诗的第三个特点。即对仗。
我依旧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对仗?
实际上,关于对仗,还有一个相近的说法,叫对偶。
对仗,就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从对仗的定义上看。对仗是一个比较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在诗词中。
刚才西风瘦马已经说到了对仗的一个作用,即“形成一种节奏感”
这个作用,是基于对仗的整齐对称的特点的
还有一些关于对仗的作用的说法是这样的: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给人以美感。
这里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摆出来了?什么是整齐对称呢?
整齐对称。涉及到词性了吧

A08学员说得很对
对仗,应该说和对联的关系密切些  
对仗在对联中尤其重要。
我先复制一首诗给大家看看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堪称对仗的经典。同样也是今天的作业之一。
律诗的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联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
这样给大家看,应该比较清晰
按照规定,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似乎有个说法是,其中一联可宽对
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似乎有个说法是,其中一联可宽对——————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而且最好是工对,宽对只是蒙混过关而已。这个也是近体诗的要求。
不要求对仗的地方怎么办呢?
我告诉大家。可以采用对仗,也可以不用对仗,可以是工对,也可以是宽对。
在不要求对仗的地方你来弄出一个对仗来,我只能说,这个是一种修辞。
律诗对仗必须与平仄声律相结合。
其实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有同学提出来了。呵呵
律诗对仗必须与平仄声律相结合。意味着,对仗的句子不但要符合对仗的要求,还要符合声律的要求。
至于什么是声律的要求。我以后再讲。
律诗的对仗联其上下句相应的位置不能使用同一个字,即不能使用同字相对。刚才举例的“先天下”和“后天下”不是律诗的对仗。因而只能是对偶。
当然了。在对仗中,还有一个“合掌”的说法。
对账和偶句 有区别和联系么
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
对账和偶句 有区别和联系么————————参见前面的例子
对偶和对仗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偶。
刘禹锡《酬白乐天》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对仗。
我还是给大家复制过来看看。
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
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偶。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是流水对。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偶。
我特意举一个特别的例子说明。说以不能用律诗来说明对偶
所以不能用律诗来说明对偶
“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而且最好是工对,宽对只是蒙混过关而已。这个也是近体诗的要求。”--杜甫中的登高中四句都是工对吗?比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关于对仗,还有一些规定的
对联要求对仗,律诗只能有偶句,怎么律诗也开始对仗了呢
比如:注意数目词、方位词、代名词、颜色词、叠音词、连绵词(如芍药对芙蓉等)、天干地支、虚词等应该自成一类。尽量避免词与词组、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相对。
对联要求对仗,律诗只能有偶句,怎么律诗也开始对仗了呢——————律诗一直要求对仗的。对联相对更明显一些罢了
在诗词中,一联的出句和对句成为对偶的,叫对仗句。
一般说来,诗词中的对仗句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在诗词中,一联的出句和对句成为对偶的,叫对仗句。
一般说来,诗词中的对仗句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但是律诗的所有颔联等,都是以偶句的特点出现,而非对联形式
颈联,颔联都是偶句的特点 下一句承接上句,而非对仗的形式,并非两个独立的句子,而是成双的句子
(1)出句和对句字数相等并符合格律要求。(2)出句和对句相对应的字词字面相当。(3)出句和对句语法结构相当。(4)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符合诗词格律的平仄要求。(5)意义相关或相反。
对偶和偶句呢?一样么  
偶句我的理解是一对句子
对偶有时候仅仅可能是天对地
红对青
比如。“子”字当“紫”来借用的
留两种特殊形式下周再讲也无妨的
我给大家布置作业
作业:
指出下列题目中所采用的对仗方式。
一、指出本文所用的对仗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属于哪一种对仗?
三、在“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真山民《咏杜鹃》】中“白”的本意是什么?这个“白”字与下一联的“红”字是对仗关系么?
四、 【刘长卿《送穆谕德》】中写到“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 他采用“皇”字来对“白”字,这个是否是对仗?如果是对仗,这种对仗属于哪种类型的对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11-1 07:42 , Processed in 0.0812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