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87|回复: 0

10.8青山老师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竹林晨曦 于 2011-10-9 10:13 编辑


一青古典诗词加强班讲义

【讲师:青山(779720276)】

[2011.10.8.(竹林晨曦转发)


今晚不上课了。就给大家说说词的一些名堂好了。所以,大家尽管活跃出来。

我知道的词的别称至少有两种。一个叫诗余,一个叫琴趣。从这两个角度来说。词就是写诗歌的前辈写腻味了,用写诗剩余的时间弄弄琴,找寻一些乐趣。词还有一个“形象工程”。叫长短句。这个长短句不同于古风中说的长短之句。古风嘛,大多数还是三言、五言、七言混杂在一起的。偶然也有什么四言、六言出来冒冒头。

词分为句和豆。句是一句话的意思,不管现代人给它标注什么句号、逗号、问号、惊叹号等等等等。词的句,就是“断”得明显的地方。所以,“断”得不明显的地方就是“豆”。

比如说归字谣中的:“归。十万人家儿样啼。公归去,何日是来时。”这个“归”是一句。在“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中,“任”与“宝奁尘满”之间就应该有一个稍微的停顿。这个停顿就叫“豆”

大家人不认识“奁”字的读音?宝奁即宝帘,音同。

翻开《钦定词谱》,大家常常可以看到“叶”字。凡词谱中注有叶字者,即与上句所押之韵,同属一部,而不变换他韵。叶平,是指押平声韵;叶仄,是指押仄声韵;叶前韵就是押前面那个韵部。既然有“叶”,就有“换”了,“换”即变换押韵的地方。具体应该如何变化押韵方式,我们在后面的词韵中再述。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仄韵)。柳眼春相续(韵)。凭阑半日独无言(平韵)。依旧竹声新月(读)、似当年(韵)。
  

笙歌未散尊在(换仄韵)。池面冰初解(韵)。烛明香暗画阑深(换平韵)。满鬓清霜残雪(读)、思难禁(韵)。
这里,我用括号把韵的部分弄出来了。还标注了标点。
风回小院庭芜绿(仄韵)————这个是要求押仄韵。
柳眼春相续(韵)——这个“韵”的意思是押与“绿(仄韵)”同声部的一个韵。
凭阑半日独无言(平韵)————这里要求换一个平声韵了。
依旧竹声新月(读)、似当年(韵)————这个首先是一个上六下三的句子,中间有一个停顿即读(豆)。然后这个“韵”是叫我们押一个与“言(平韵)”同声部的韵。
笙歌未散尊在(换仄韵)。池面冰初解(韵)。————这里“(换仄韵)”就是指需要换一个与前面“绿(仄韵)”、“续(韵)”不同的仄声韵部。同时,后一个解(韵)必须与前句这个“在(换仄韵)”同一个韵部。
烛明香暗画阑深(换平韵)。满鬓清霜残雪(读)、思难禁(韵)。————这里又要换另一个平声韵部了。
总的来看,这个《虞美人》,押了两个仄声韵部,两个平声韵部。有四种不同的韵。而且,都是两个仄韵之后跟两个平韵。我们只有看着词谱,才会比较明白“叶(韵)”和“换”的意思。
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了。我举例的这个《虞美人》分成两个部分。中间,我用三个空格间隔起来。这是为何呢?这里就涉及到“阙”了。刚才我这个《虞美人》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宋词,这个是有说法的。
宋人把一首词叫阙,一阕词分成两个部分就叫双调了,前面的这个叫上阕。后头这个叫后阕。也有叫“调”、“遍”、“变”、“”、“片”、“段”的。所以,以后我说某某同学的词“上片”比较好,“下阕”还需要努力。大家就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

韩愈,这个大家都认识吧?他给拍板下定义,称之为乐句。这个就是“拍”。 在前面那个《虞美人》中,前两句可以叫上阕前拍,第三四句叫上阕后拍。这个还有叫法,也叫上阕的歇拍。就是休息休息的意思。那么,《虞美人》的最后是什么?叫结拍,结束的那一拍之意思。同学们可要注意了啊,这个结拍啊,至关重要。不能被人家给“一拍”“拍死”了。因为,美人嘛,有一个说法,叫“结而未结”。

词要有味道。文雅一点的说是韵味。所以,“字”填完之后,要给读者留一个念想。刚才的那个歇拍也叫结拍啊。
词还有“换头”一说,据说孙行者有七十二条性命,所以它有七十二个头,所以,在斗三清的时候,它把头弄下来踢着玩呢。词也换头,
词从单遍发展为两遍,凡是下遍开始处的句式与上遍开始处不同的,这叫做换头。《虞美人》不换头,《卜算子》没换头,《凤凰台上忆吹箫》就换头了。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上片是这么起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下片呢?是这样——“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上下不一致。所以叫换头。换头也叫“过腔”、“过”、“过片”、“过变”、“过处”、“过拍”。
重头——这个不是“重大”啊,是重复。重头chongtou
这个是什么啊?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两个脑袋一般模样,称为“重头”。 写作业回答重头的名词解释时,要是把“,两个脑袋一般模样,”这两个逗号之间的字也写上来的,直接就给他升后勤部长,反正一青网校还有空缺


对了。顺便说一句:“三叠以上的词,第二叠与第一叠句式、平仄完全相同,形式上好似第三叠的双头,故名之曰,——双曳头。”
转调,换一种唱法的意思。比如把《刘三姐》中的“藤缠树”曲子,不用民族唱法,改成姐弟俩模拟情侣,深情对唱。这个就是转调。有没有同学听过这个版本的《藤缠树》?不错的版本。是出自张老谋子的《印象刘三姐》。漓江实景剧场。一个曲子,原来属于某一宫调,音乐家把它翻入另一个宫调,节奏既变,歌词亦变,便出现带“转调”二字的词调名。——这个才是“转调”的真实定义!
大家知道什么是宫调了没?古声有“宫商角徵羽”,还有什么变徵、变羽,所以就是7种声音,对应西洋的1235647。这里要将“变羽”改“变宫”。然后呢,西洋不是有什么高、中,低音吗?还有什么音色什么什么的。所以,中国除了“宫商角徵羽”,再乘十二律,前有7种声:“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后乘十二律。所以,中国的声律就是八十四(宫)调。
既然词是唱的。那就有“偷懒”和“勤劳”的时候了,偷懒的时候叫“偷声”, 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减就叫做“偷声”; 加呢?叫做添字。偷声也叫减字。所以啊,词牌名中就有体现了,有《木兰花》,那么少字的那个久叫《减字木兰花》;有《采桑子》,那么多字的那个就叫《添字采桑子》。
其实,在词牌名中,同音乐相关的东西还有别的说法。宋人以音繁词多的曲调为大拍。以旧曲翻成新调,称为近拍。近拍也叫“”。 例如:《好事近》、《祝英台近》。这个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走近自己,也不是“祝英台”移情别恋接近某人。
唐代人称小曲为小令。要是,歌声延长,唱得迟缓,应该叫什么?——,如《卜算子》和《卜算子慢》,宋朝的哥哥就更无聊了,他把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曰“”。 例如:《清江引》。
柳永的名字大家知道吧,风流才子哦。咱柳院长叫什么啊?柳三,柳永就是柳三变,这个哥们还喜欢弄曲,他把《临江仙》改动了一下,形成了《临江仙引》。有兴趣的同学自己查查资料即可。

时间不多了啊,再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就下课。“犯”、“大曲”、“摘遍”、“歌头”、“序”。苏轼,就是他,填有《水调歌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大曲歌遍之第一遍,谓之歌头。这个苏公啊,他只唱了头道,那大曲是什么?大曲就是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少的也有十多遍,多的可以有几十遍。要是我们不弄“头一道”出来,应该叫什么啊?从大曲中摘取其一遍来谱词演唱,称为摘遍。
序是什么?序是大曲的第一部分,也叫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中序又称为拍序。
最后给大家说说“犯”, 犯就是犯。前面的84宫调相犯就是犯,词牌名有一个——《玲珑四犯》。
    结束了啊,就到这里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11-1 07:10 , Processed in 0.0466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