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一期词班,也是我们学院最早的一个班了,我们讲过诗,讲过词但是词呢,说白了,只讲到了北宋的词。我们说了最初的小令和中调,多是用比兴的手法来烘托主题思想的然后我们讲了长调的写法,我们讲了长调的铺叙手法的运用,我们讲了秦观、柳永、周邦彦的写作技法,单从长调的写作技法上并没有突破柳永的技法,也讲了苏轼的技法说白了,苏轼只是扩充了词的题材范围,那么我们讲的词都是局限在北宋时期的。南宋的词家是运用如何的写作技法呢,我们都没讲过,今天我们来谈论下南宋的词我们在讲词的发展史上,我们讲了南宋的词才是宋词发展的巅峰。词至南宋发展到了高峰。向来人们都认为宋朝是词的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如果把这话说确切一点,这光荣称号应归之于南宋前期。这时期爱国主义词作突出地反映了时代的主要矛盾——复杂的民族矛盾,放射出无限的光芒。
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普遍觉醒,整个词坛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北宋末年人们醉生梦死的颓废情况是非常可悲的。张元干在《兰陵王》词里写道: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漂泊?这是汴京的词坛正被歌功颂德的应制词、征歌逐醉的颓废词、无聊的应酬词搞得乌烟瘴气。谁都觉得这是一个可以长此以往的太平盛世,不料金人一声鼙鼓,占领京洛,二帝被俘,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繁华梦被粉碎无余,他们所不相信会有的飘泊失所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我们都知道,宋代是历史上政局最为不稳定的一个朝代。战争频发发生,并且宋代的朝廷还是战败的一方。所以才会有南宋偏安一临安的现象出现。这个时候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词作。
最具有 代表性的就是豪放派的延续,我们都知道豪放派以苏轼为代表,但是苏门四学士,虽然出自苏门。但是词风都和苏轼孑然不同
真正继承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是辛弃疾。
我们说苏轼用以诗入词,扩充的只是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和诗一样,可以抒发作者的各种各样的情感,但是辛弃疾不同,他把填词的技法上运用拓展到了以文入词
辛弃疾所倡导的“以文为词”成功地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等具体手法移植于词,为散文艺术与词体创作之间打通了道路,扩大了词的表现方法。在用典使事方面,驱遣自如,广博精当,不但善于点化前人的诗句成语入词,而且特别善于化用经史子小说中的语汇入词,显示出熔铸百家、陶冶经史的特色,同时他还大量地运用表现力很强的口语、俚语入词,化朴为美,新鲜活泼。
辛弃疾一生贡献了大量的、丰富多采的、杰出的爱国主义词作,雄视当代,成为词坛权威和典范。
辛弃疾词的特征之一,在于作者具有坚定不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多『抚时感事』之作,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可以说没有例外,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作者都激烈地反对和议,力主恢复中原,对于收复失地有着高度的胜利信心。
我们认为辛派词气势磅礴的豪情精神及其所表现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正是植根与和人民大众基本上一致的爱国思想和胜利信心上,因此它不是故作豪语的无根幻想,也不是单纯的形式和风格的独创,而是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内容的。
辛派的另一特征,在于他们着重用词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不顾传统的清规戒律,搭理冲破一切词法和音律的严格限制。这一革新的倡导者本是苏轼,辛弃疾继续发扬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精神,进一步『以文为词』。他以纵横驰骋的才力,自由放肆的散文化的笔调,发而为词,无不可运用的题材,无不可描绘的事物,无不可表达的意境,词的内容和范围就更加扩大了。他不是不讲词法,而是不遵循一成不变的词法。他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组织结构上的变化特别多。
以上这些都出自胡云翼先生的词论那么我们来看下,
唐诗在发展到韩愈时期的时候,韩愈提倡以文为诗,宋词发展到辛弃疾时期呢,发展到了以文为词。这两者并不是惊人的巧合
赵翼《瓯北诗话》:“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我们曾讲过诗词本为一家,虽然都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但是在题材和写作技法上是偶雷同的
中国文学史上,“以文为诗”最早由韩愈倡导,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的诗歌创作主张。
我们先来简单的 说下,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是中唐至宋,特别是北宋时期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是文学理论家们针对苏轼等人的诗歌创作而提出的批评。“文”指的是不同于骈文的散行单句,不拘骈偶、对仗、音律等的形式自由的文体。“诗”则是特指六朝至唐以来形成的句法、字数、平仄、音韵等有严格规定的近体诗。“以文为诗”即是突破近体诗的种种束缚和羁绊,借用形式较为自由的散文之字、句、章法来进行诗歌写作。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以文为诗的创作手法呢
当时文学趋向于“以文为诗”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对文人自由精神的禁锢;二是宋代理学对文人思想的束缚,加上唐代古文运动“道统文学”的负面影响,使宋代文人个性难以自由发展、自由表露,形成内敛的性格。由于唐代诗歌的巨大成就,迫使宋代文人不得不另寻诗歌创作新路;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也促使着宋代文人们以文学为武器,针砭时弊,激扬爱国情感,这些均使宋代文人顺理成章地走向“以文为诗”
韩愈的“以文为诗”,就是以先秦两汉古文的笔法和形式进行诗歌创作,也就是以古文入诗,概括起来主要指以下几个特征:
这个大家简单了解下就成,因为我们诗班并没有讲到这里
这个是由于特殊原因。我们以后会弥补这一块的缺失的
第一,在创作中将散文的章法、句法、字法引入诗歌。韩愈试图改变在唐代已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整的诗歌外在形式,摒除骈句,使诗歌松动变形,达到跌宕跳跃、变化多端的艺术效果,进而使诗句可长可短,力求造成错落之美。
这个多体现在韩愈的古风上,我们没有开设古风班,所以这个就没讲过
第二,将散文的谋篇、布局、结构,加之起承转合的气脉,贯彻到诗歌创作中,把散文描绘事件、刻画人物、摹写物状的笔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
第三,忽视平仄、音韵等声律,因为五言诗的音节一般是上二下三,七言诗的音节一般是上四下三,韩愈却有意打破这种常规,努力营造一种别出心裁的反均衡、反圆润的美,打乱原有的节奏感,使诗歌具有先秦散文的风格。
程千帆先生认为,韩愈“以文为诗”,主要体现在古体诗中,并指出:“韩愈在古诗中,有的地方故意避免对仗,
第四,以议论直言个人的感受和情绪,将明白如话的议论糅入诗歌。
唐代的诗歌,多是体现的情韵,在议论说理方面基本上没有,这一方面在宋代得到了发展
所以我们说了,唐代的诗歌以情韵取胜,宋代的诗歌多事以理路取胜
“以文为诗”是中国文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以文为诗”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内容,为后来苏轼的“以诗为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唐以后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词由以诗为词,发展到以文为词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诗词发展史上的必然结果。
那么下面我们来分析下,辛弃疾词是如何采用以文为词的
辛弃疾的“以文为词”表现在:
一、悲壮激烈,发扬奋厉的英雄主义色彩
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辞的基调。他善于创造多种生动的抒情艺术形象,是前代词家所没有的。这些形象大都体现了上述基调。抒情主人公具有鲜明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特色。我们来看首例子,用例子结合我们以往讲过的填词手法来看下以文为词,和以往的手法有哪些不同。我们以前讲过词过片很重要,
一般过片换意,换景
我们讲过中调的章法,上景下情,过片很重要在首重抒情,即使使用的是并列式的章法,过片要换景
但是这首词,不是用这些手法来写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前九句写军营生活,直贯而下,末句来一大转折,感慨现实。
第二,手法上,有时大量运用典故,有时又纯粹采取白描,不仅能抒情、写景,而且能叙事、议论。
第三,语言上,取径甚广,将六经、楚辞、庄子以及古诗中语句,一齐融化在他的词中。用韵绝不限制,不讲雕琢,随意抒写、行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辞。
二、豪放而凄美的风格
稼轩词豪放之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情致,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悲壮激烈之情,洋溢纸上。豪放之中,又能沈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
三、以文为词的形式解放
范开《稼轩词序》评价辛词:“果何意于歌辞哉,直陶写之具耳。故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无它,意不在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耳”。
我们来看下辛弃疾的 清平乐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大家看下这词的写作手法,和我们以往讲过的词的章法结构一样么
倒是和我们以往讲过的写诗的手法雷同,先是总写,然后镜头转到细节描写,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下刚才的破阵子,它的描写手法上也是诗惯用的手法。
这两首词正好说明了,辛弃疾填词的一个手法 ,辛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大胆创新:词换片一般要换景、换意,他不受分片约束,我们来看下,辛弃疾的长调
其代表作品,永遇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们前面的讲课讲过,词长调首重铺叙,铺叙使用的技巧多在于在写景上的层次感体现,或者是在景物描写中参杂叙事描写----在写景中,穿插一些不当紧的句子---而辛弃疾的词,采用了文章的布局手法,在这词的下片
阐述了三层意思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这是第一层。“封狼居胥”辛弃疾是在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要慎重啊!你看,元嘉北伐,由于草草从事,“封狼居胥”的壮举,只落得“仓皇北顾”的哀愁。想到这里,稼轩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端。随著作者思绪的剧烈波动,词意不断深化,而转入了第二层。“烽火扬州”和“佛狸祠下”的今昔对照所展示的历史图景,正唱出了稼轩四顾苍茫,百感交集,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感慨心声。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这个就是说辛词在手法上和北宋长调不同的地方,手法上,有时大量运用典故,有时又纯粹采取白描,不仅能抒情、写景,而且能叙事、议论。
在语言上也和北宋的长调有所不同
语言上,取径甚广,将六经、楚辞、庄子以及古诗中语句,一齐融化在他的词中。用韵绝不限制,不讲雕琢,随意抒写、行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辞。具体运用在长调写作上,我们可以就写作来进行阐述。我们以往在讲解长调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长调要注意"首尾呼应",但是我们看辛弃疾的长调,偏偏打破了这点,首尾不呼应
关于辛词的写作技法,我们以后的课会重点分析
下面我们来讲下以文为词使用不好的弊端,以文为诗,就一直备受争议
那么以文为词呢,也是如此,我们来看下 以文为诗争议的地方
以文为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话题,肯定者认为它开拓了诗歌的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否定者认为它混淆了诗文的界限,以文为诗“要非本色”。以文为诗其实不独为韩愈的诗歌创作现象,韩愈之后代不乏人;以文为诗的“文”也不仅局限于韩愈倡导之古文,它有广阔的延伸和扩展;可以说,以文为诗在韩愈之后有着绵延不绝的历史。
这个是大家争议的问题,我们只学习古人的精华,下面我们来看下以文为词的弊端
第一,玩弄文字游戏。缺乏社会美
文学的社会美,体现在认识价值上,苏、辛的大部分词价值较高,但有些词认识价值不大,不过是玩弄文字游戏而已。如苏轼的《叹荔枝•怅望送春杯》、辛弃疾的《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等词,不仅古人批评“非词家本色”(文体仁《七颂堂词绎》),就是今天的读者也不大所喜,只能反映封建士大夫空虚无聊的心境。尽管有些词评家把它吹得玄乎其乎,冠以“开拓”、“革新”之美名,到底不是大家气象。
前人这方面都有缺陷和误区。我们现在写手也有类似的缺陷,或者说也有这方面的不足。常常忽略了词和文之间的界定。
第二,堆砌典故,空发议论,谈玄说理,缺乏意境美。
词是抒情文体,所表现的感情比一般的情更为细腻。这种细腻深约的心态,通过物化而形成“词境”。好的词章具有独特的词境。“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古人有这方面的过错,现代人也不可避免的也会犯如此错误。我们好多写手,经常在填写长调的时候,喜欢多用典故,过多的发表空洞的议论,引以为能。
其实不然,堆砌典故,卖弄才学,缺乏意象,拼命不让读者看懂,没有什么欣赏价值。空且泛,抽象说教,非词之本色,尽管不是苏、辛词的主流,但也不能以丑为美。更谈不上标新立异。
第三,表现太直露,缺乏含蓄美
词是合乐可歌的诗体,音乐的旋律决定了词的风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表现太直露则与之婉曲柔软的风格不相适应。如同唱歌,如果只会放开喉咙拼命喊号子,那他的听众也是门可罗雀。
第四,语言散文化,缺乏艺术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不美也就不能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治
苏辛作品也有很多这样的作品。我们现代写手这样的作品更多,常常填词就好像在叙事一样,多长的词牌,都可以写。有个朋友曾这样说过,词牌不在于长短,越长的词牌越好些,只要你会叙事。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第五,声韵不协律,缺乏音乐美。
很多当代诗词爱好者,在长调写作上,忽略了词本身的节奏感。写出来的长调像文章一样,哪样的词不叫词,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叫韵文。有一定押韵规律的文字而已今天的课,我们简单的了解下什么是以文为词,下节课我们就辛弃疾的词进行,详细的剖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