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3|回复: 7

梁孟昭 【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8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孟昭 [明]女。字夷素,钱塘(今杭州)人。茅九仍妻。工词翰,雅善山水,深远秀逸,风致不群。亦工花鸟,陈继儒(一五五八至一六三九)此之为天女花,云孙锦,非人间所易得。有墨绣轩集。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孟昭 - 人物简介

梁孟昭(约生活于1560—1640之间),字夷素,女,明钱塘(今杭州)人。性格娴静,不苟言笑,能诗文,自成一家,被誉为“一代作手”、“女士之表表者”。她的诗歌,清新幽异,并不流于纤弱,风格独具。她的传奇《相思砚》,借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为引子,让他俩现身说法,实现在人间团圆的夙愿,颇具浪漫色彩。清代女作家王端淑称此传奇“情深而正,意切而韵”,推崇她为“女中元(稹)、白(居易)”,说她“每拈一剧,必有卓识”。兼工书画,尤精花鸟、小楷。其诗文有《墨乡轩集》等,还有传奇《山水吟》、《相思砚》、《山水忆》等传世。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孟昭 - 人物事迹

明未钱塘著名女才子梁孟昭,字夷素。一说名为夷素,孟昭是她的字。茅九仍之妻。性格贞静,不苟言笑。诗文自成一家,被誉为“一代作手”、“女士中之表表者”。绘画和书法也驰名一时,尤工花鸟、小楷。文学家陈继儒称她的画是“天女花、云孙锦,非人间所易得”。 梁孟昭的丈夫茅九仍生在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九仍的曾祖父茅坤,归安人,明嘉靖进士,还是个有名的藏书家。他的祖父茅瓒是个状元。父亲茅见沧是个修撰官。
??
孟昭曾随同九仍游金陵,寓居数年,忽感寒疾,临终尚坐起焚香,鼓琴一曲而逝。
??
她的死,竟是如此的平静和美丽。
??
梁孟昭是一位杰出的戏曲作家。《曲海》中说:“《相思砚》,钱塘梁孟昭撰。中有于(谦)坟祈梦事,又官衔有戎政尚书,乃明世宗时始置,而引小青、胥长公等在内,则更是近人手笔也。”《曲海》作于清乾隆年间,作者当时也不知道梁孟昭的身世祥情,故而也只能作出这样的揣测之辞。梁孟昭所作的杂剧《相思砚》传奇,颇富浪漫色彩。作品借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作为引子,让他俩现身说法,在人间实现团圆的夙愿。剧情的发展也不脱悲欢离合、前世姻缘的旧套,所可注意的是,它以“相”、“思”两砚来做爱情的枢纽,结合的证物。女主角卫兰森家得宝石一块,上有蝌蚪文的铭文:“惟此宝砚,彼相此思。欲偕凤卜,得相始施。”旁边又有兰森的名字。这是思砚。经过一番曲折,后来男主角尤星(字端生)果然得到了相砚,砚上也有铭文说:“天降灵宝,曰思曰相。于飞之兆,得思始昌。”这一对青年男女曾经相望一水间,早已心交目许。最后他俩终成眷属,“相”、“思”两砚始合。显然,作者其实是主张把爱情作为婚姻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的,只是她不敢做更明确、更显露的表示,因而用“相思砚”来象征爱情。在这一点上,《相思砚》传奇自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价值,比当时许多男性所作的戏曲要高出一筹。清女作家王端淑赞许此剧“深而正,意切而韵”;又推崇说:“夷素才敏英慧,女中元(稹)、白(居易);每拈一剧,必有卓识。”评价如此之高,并非没有来由。
??
《相思砚》传奇已无传本,只有剧情尚载于《曲海总目提要》中,原稿不知是否尚留人间。梁孟昭其他的戏曲作品,现在也都不可考见。据著录,她的著作除《墨绣轩集》各一卷以及《相思砚》传奇外,还有《山水吟》和《山水忆》,《春湖诗》和《湖晚诗》。她的《遐愁赋》是一篇情辞婉丽、言简意赅的作品。“结忧思兮危坐,独凝涕兮登楼。泪欲饮而眼淬,愁欲散而眉留。”可谓极尽愁思之能事。 梁孟昭的文艺观点也有其独到之处。她曾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表示过对闺阁诗的见解。她说:
??
……我辈闺阁诗,较风人墨客为难。诗人肆意山水,阅历既多,指斥事情,诵言无忌,故其发之声歌,多奇杰浩博之气;至闺阁则不然,足不逾阃阈,见不出乡邦,纵有所得,亦须有体,辞章放达,则伤大雅。朱淑贞未免以此蒙讥,况下此者乎?即讽咏性情,亦不得恣意直言,必以绵缓蕴藉出之,然此又易流于弱。诗家以李、杜为极,李之轻脱奔放,杜之奇郁悲壮,是岂闺阁所宜耶?(《寄弟》)
??
论者认为她“持论绝佳”。梁孟昭站在女性作家的地位,谈论闺阁诗的格法,道其难处,自然更能体会此中的甘苦和局限。对封建的束缚,感受尤其深切。“朱淑贞未免以此蒙讥,况下此者乎?”沉痛斯言!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她的诗自成一格,并不流于纤弱。王端淑评论说:“其长短诗歌,皆清新幽异;大小墨妙,远过前人。”阮元两浙輶轩录》有梁孟昭《题画》诗一首,颇能见其“清新幽异”的风格和放达无忌的个性:
??
登楼忽见山头白,冰箸如镂挂瑶碧。 ??
晓窗风急唤垂帘,鹤唳一声天地窄。 ??
雪光骋艳斗梅花,逊色输香各自夸。 ?
终日费人评品事,肠枯频唤煮浓茶。
??
这是经常会有的事:整日里费尽心力,品评书画,有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评语。此时,她多么需要提提神。她的魂灵儿陡然从雪里梅花的画面中脱身而逃。只听见她大唤一声侍儿:“泡壶浓茶来!” [2]
发表于 2013-10-1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0-1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寶 发表于 2013-10-18 23:55
梁孟昭 - 人物简介
梁孟昭(约生活于1560—1640之间),字夷素,女,明钱塘(今杭州)人。性格娴静,不苟言笑, ...


发表于 2013-10-1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寶 发表于 2013-10-18 23:56
梁孟昭 - 人物事迹
明未钱塘著名女才子梁孟昭,字夷素。一说名为夷素,孟昭是她的字。茅九仍之妻。性格贞静 ...

发表于 2013-10-1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寶 发表于 2013-10-18 23:56
她的诗自成一格,并不流于纤弱。王端淑评论说:“其长短诗歌,皆清新幽异;大小墨妙,远过前人。”阮元《两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11 02:51 , Processed in 1.14339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