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4|回复: 17

[诗词曲集] 元曲小令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無名氏《梧葉兒》麯四首
  梧葉兒·秋
  無名氏  秋來制。漸漸涼。寒雁兒往南翔。
  梧桐樹。葉又黃。好淒涼。
  繡被兒空閒了半張。
  梧葉兒·嘲謊人
  無名氏  東村裏雞生鳳,南莊上馬變牛,
  六月裏裹皮裘。
  瓦壟上宜栽樹,陽溝裏好駕舟。
  甕來大肉饅頭,俺家茄子大如鬥。
  梧葉兒·失題
  無名氏  青銅鏡,不敢磨,磨著後照人多。
  一尺水,一尺波,信人唆,
  那一個心腸似我。
  梧葉兒·嘲貪漢
  無名氏  一粒米針穿著吃,一文錢剪截充,
  但開口昧神靈。
  看兒女如銜泥燕,愛錢財似競血蠅。
  無明夜攢金銀,都做充饑畫餅。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桃紅·採蓮女(二首)
  楊果
  滿城煙水月微茫,人倚蘭舟唱,常記相逄若耶上。
  隔三湘,碧雲望斷空惆悵。
  美人笑道:蓮花相似,情短藕絲長。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
  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
  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楊 果
  一一九五年至一二六九年,字正卿,號西庵,祁州蒲陰(今河北安國)人,金哀宗朝進士。歷任縣令,以清廉幹練著稱。入元後,官至參知政事,出爲懷孟路總管。著有《西庵集》。散曲現存不多。風格偏於典雅。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窺見傳統詩歌創作由詞向曲過渡的痕迹。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桃紅·平湖樂二首
  王惲
  采蓮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
  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秋風湖上水增波,水底雲陰過。
  憔悴湘累莫輕和,且高歌,淩波幽夢誰驚破?
  佳人望斷,碧雲暮合,道別後意如何?
  王 惲
  王惲(一二二八年至一三領四年),字仲謀,號秋澗,衛州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人。中統元年,辟爲評議官,以選至京,擢中書省左右司都事。至元五年拜監察禦史。後歷任河南燕南、山東、福建等道提刑按察副使之職。二十九年授翰林學士。成宗朝,官至知制誥,同修國史。有《秋澗先生大全集》一百卷、《秋澗樂府》、《玉堂嘉話》八卷傳世。
  王惲的不少詩流露出對貧苦人民的同情。而有些詩則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如《禹廟》等。  王惲的詞,清麗雅正,平易通達,風格接近蘇軾、辛棄疾。從內容上看,他的詞可分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詞中,多含滄桑之感,這是由於王惲六歲時金亡,四十多歲宋亡,時勢動蕩,加之他前期在官場裏,“似田間秧馬”,用舍由人,並不得志。到了後期,由於元朝統一南北,局勢大定,“人安米賤”,所以他晚年作品表現爲和平淡雅,個人抒情和應酬之作較多,高唱“對酒當歌須適意”。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再思《水仙子》麯二首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歎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水仙子·彈唱佳人
  徐再思  玉纖流恨出冰絲。瓠齒和春吐怨辭。
  秋波送巧傳心事。似鄰船初聽時。
  問江州一司馬何之。
  青衫淚。錦字詩。總是相思。
  徐再思
  字德可,嘉興(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平生好吃糖,故號“甜齊”。 曾做過嘉興路吏,與貫雲石、張可久同時。現存散曲有小令一零三首,內容多是即景抒情和閨情豔情之作。後人把他的作品與貫雲石合輯,稱《酸甜樂府》,風格以清麗爲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小樓·春日閨怨
  吳弘道  傷春病體。殘春天氣。縈損柔腸。蹙損雙蛾。
  瘦損香迹喚小梅。
  你快疾。重門深閉。怕鶯花笑人憔悴。
  吳弘道  字仁卿,號古齋先生。金台蒲陰人,作多亡佚,今存小令三十四首套數四。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醉東風·秋日湘隂道中
  趙善慶  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
  隔滄波隱隱江樓。點破瀟湘萬頃秋。
  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趙善慶
  趙善慶,字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其名、字各本《錄鬼簿》記載多異:曹本作善慶字文賢,又別作趙文寶,名孟慶;暖紅室本又作趙可寶,餘同;孟本、天一閣本均作名善慶,字文寶;《說集》本作名孟慶,字文寶。邵曾祺《元明北雜劇總目考略》認爲“諸說紛紛,不知孰是”。今人多從曹本。天一閣本《錄鬼簿》小傳紀其“以蔔術爲業。陰陽教授”;曹本作“善卜術,任陰陽學正”;其他版本與曹本大致相同。考《元史·選舉志》一《學校》,設陰陽教授而未設陰陽學正,當以“教授”爲是。他遊歷甚廣,先後到過西安、奉節、長沙、湘陰、鎮江、杭州等地。所作雜劇今知有八種之多:《七德舞》、《糜竺收資》、《教女兵》、《薑肱共被》、《擲笏諫》、《醉寫《滿庭芳》》、《負親沈子》、《村學堂》,皆已失傳。馬廉《錄鬼簿新校注》認爲《村學堂》即現存無名氏作品《村樂堂》,嚴敦易等則認爲此論有失審慎。嚴敦易《元劇斟疑·赤壁賦》考證出《醉寫《滿庭芳》即現存佚名作者《醉寫《赤壁賦》》的異名;邵曾祺則認爲僅其第一折情節與此劇有關(出處同上)。其散曲今存小令二十九首,皆見於《樂府群玉》。內容多寫景詠物、抒發羈旅思鄉之情。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藍田美玉”,言其風格工麗。陸邦樞、林致大《薛昂夫、趙善慶散曲集·前言》謂:“懷才不遇和一生飄泊,故其散曲于清新之中寓悲涼,于明麗之中寓感歎,比較抑鬱、消沈,其成就亦居於薛昂夫之下。”薛昂夫,色目人,善慶是南人,雖同爲知識份子,而社會地位大爲懸殊,這一點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羅錦堂《中國散曲史》指出其散曲多方面的特色,“他也有些氣壯的作品,如《山坡羊》《長安懷古》”,“另外還有一首《落梅風》《江樓晚眺》,是何等酣暢的文字。可惜其作品現存太少,不能以窺全豹。”其散曲只收在《樂府群玉》中,而未見於他處;雜劇八種都未傳世,這是讀元曲者爲之惋惜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兒月蕘民歌·別情
  王實甫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
  見楊柳飛棉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
  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
  怕黃昏不覺又黃昏,不消魂怎地不消魂,
  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今春,香肌瘦幾分,裙帶寬三寸。
  王實甫
  王實甫是元代著名雜劇《西廂記》的作者,但是關於他生平情況的歷史記載卻很少。王實甫是大都(今北京)人。後人推測他的生卒年大約是一二六零年至一三三六年,主要創作活動大約在元成宗元貞、大德年間(一二九五年至一三零七年),這正是元雜劇的鼎盛時期。
  王實甫早年曾經爲官,宦途坎坷,他常在演出雜劇及歌舞的遊藝場所出入,是個不爲封建禮法所拘、與倡優(當時的演員)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晚年棄官歸隱,過著吟風弄月,縱遊園林的生活。
  王實甫的雜劇如今僅存《西廂記》、《破窯記》和《麗春園》等十三種。其中最著名的《西廂記》共五本,是王實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爲人推重,被稱爲雜劇之冠。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夀陽麯·答盧疏齋
  珠簾秀  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蓬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珠簾秀
  姓朱,排行第四,藝名珠簾秀。生卒年不詳。是元代雜劇著名的女演員。在元大都(今北京)雜劇舞臺上非常活躍,她“姿容姝麗”,雜劇獨步一時,駕頭花旦軟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土頗推重之,後輩稱之爲“朱娘娘”。珠簾秀與元曲作家有很好的交情,諸如關漢卿、胡祗遹、盧摯、馮子振、王澗秋等相互常有詞曲贈答。現存小令一首、套數一套。其曲作語言流轉而自然,傳情執著而純真。曾一度在揚州獻藝,後來在杭州嫁一道士,晚景不幸。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雙調·蟾宮曲
  湯式
  冷清清人在西廂,叫一聲張郎,罵一聲張郎。亂紛紛花落東牆,問一會紅娘,絮一會紅娘。枕兒余,衾兒剩,溫一半繡床,閑一半繡床。月兒斜,風兒細,開一扇紗窗,掩一扇紗窗。蕩悠悠夢繞高唐,縈一寸柔腸,斷一寸柔腸。  慶東原·京口夜泊
  湯式  故園一千里,孤帆數日程,倚蓬窗自歎飄泊命。
  城頭鼓聲、江心浪聲、山頂鐘聲,三處愁相並。

  湯 式
  字舜民,號菊莊,浙江象山人。生卒年不詳。元末曾補本縣縣吏,後落魄于江湖。入明不仕,但據說明成祖對他“寵遇甚厚”。 爲人滑稽, 所作散曲甚多,名《筆花集》,今存鈔本。作品多寫景、詠史之作,頗工巧可讀。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雙調·潘妃麯
  商挺  帶月披星擔驚怕,久立紗窗下。
  等候他。驀聽得門外地皮兒踏。
  則道是冤家,原來風動荼縻架。

  商 挺
  商挺,字孟卿,一作夢卿,晚年自號左山老人。曹州濟陰(今山東曹縣)人。曲家商正叔之侄。金末曾北走依趙天錫,與元好問、楊奐交遊。嚴實居東平,聘爲諸子師,後辟經歷,出爲曹州判官。楊惟中宣撫關中,挺從爲郎中。明年,升宣撫副使。中統元年(一二六零)爲陝西、四川宣撫副使,後僉四川行省事,擢參知政事,行四川樞密院事。至元元年(一二*),入拜參知政事,六年(一二六九),同僉樞密院事,累遷樞密副使。後因事系獄,俄出。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卒。《元史》有傳。商挺工詩善書,尤長隸書,嘗著詩千餘篇。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雁兒落帶得勝令·送別
  劉致  東山仰謝安。秋水思張翰。
  長沙屈賈誼。落日悲王粲。
  坐上酒初殘。燈下劍空彈。
  馬援標銅柱。班超指玉關。
  遙看。明月錢塘岸。
  雲間。山頭更有山。
  雁兒落帶得勝令·送別
  劉致  和風鬧燕鶯,麗日明桃杏。
  長江一線平,暮雨千山靜。
  載酒送君行,折柳系離情。
  夢裏思梁宛,花時別渭城。
  長亭,咫尺人孤零,
  愁聽,陽關第四聲。

  劉 致
  劉致(一二五八年?至一三三五年?),字時中,號逋齋,石州寧鄉(今山西中陽)人。曾任永州判。存曲六十餘首。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姚燧 麯六首
  陽春麯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憑闌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喜春來·失題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江梅引二首  其一
  年年江上見寒梅。幾枝開。暗香來。疑是月宮,仙子下瑤台。冷豔一枝折入手,斷魂遠,相思切,寄與誰。怨極恨極嗅玉蕊。念此情,家萬里。暮霞散綺楚天外,幾片輕飛。爲我多愁,特地點征衣。我已飄零君又老,正心碎,那堪聞,塞管吹。  其二
  西湖不近上林隈。問江梅。定誰栽。莫是冥鴻,銜子遠飛來。紫陌遊人多不識,但驚看,青天霽,一樹開。獨有使君憐寂寞,爲持杯。能幾回。玉纖橫管東風外,落日樓臺。不恨明朝,飛雪滿蒼苔。恨殺南溪調鼎手,恐遲暮,到而今,霜鬢催。  烛影摇红
  相时中天宝三郎,爱环睡起红妆懒。背渠素手洗朱铅,吹裂宁王管。羯鼓嵬坡尘散。记红冰、淫淫泪断。际天长,怅蜀栈青螺,锦江难浣。千古惊魂,泛兰转蕙光风暖。嫣然一笑尚倾城,桃李空繁满。银烛春宵苦短。愿青轩、流光缓缓。借诸任袖,回施新斋,捧□□□。
  姚 燧
  公元一二三八年至公元一三一三年,字端甫,號牧庵,洛陽(今屬河南省)人。三歲而孤,依伯父姚樞成人。三十八歲被薦爲秦王府學士。至元間,官陝西漢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翰林直學士、大司農丞。元貞元年(公元一二九五年),以翰林學士應詔修《世祖實錄》。大德五年(公元一三零一年),出爲江東廉訪使,九年(公元一三零五年)拜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至大元年(公元一三零八年)入爲太子賓客,進承旨學士,尋拜太子少傅;二年(公元一三零九年)授榮祿大夫,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四年後告歸。《元史》有傳。姚燧以文著名,與虞集並稱。《元史》稱其“閎肆該洽,豪而不宕,剛而不厲,舂容盛大,有西漢風。宋末弊習,爲之一變”。張養浩評曰:“公才驅氣駕,縱橫開闔,…倡鳴古人,群推牧庵一人。”(《牧庵文集》序)清人黃宗羲將其文比諸唐代韓柳、宋代歐曾、金元之元好問。其散曲與盧摯齊名,抒個人情懷之作較多,曲詞清新、開闊;摹寫愛情之曲作,文辭流暢淺顯,風格雅致纏綿,對散曲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清人輯《牧庵集》三十卷。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鸚鵡麯·魚父
  白賁  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
  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
  【麽】覺來時滿眼青山,抖擻綠蓑歸去。
  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

  白賁
  白賁,原名征,字于易,後名賁,字無咎,號素軒。先世太原文水人,後移居錢塘(今浙江杭州市)。先爲中書省郎官,延祐(一三一四--一三二零)中出任忻州(今屬山西省)太守,至治(一三二一--一三二三)間爲溫州路平陽州教授,曆常州路知事,後爲文林郎南安路總管府經歷。約卒於天曆(一三二八--一三三零)間。父珽,字廷玉,長於詩文。白賁能畫,作花古雅,可追徐熙、黃荃、錢舜舉。又工曲,所作小令〔鸚鵡曲〕極有名,後多唱和者。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可久《人月圓》麯五首
  人月圓·春日湖上
  張可久  小樓還被青山礙,隔斷楚天遙。
  昨宵入夢,那人如玉,何處吹簫?
  門前朝暮,無情秋月,有信春潮。
  看看憔悴,飛花心事,殘柳眉梢。
  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何闌幹。
  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
  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人月圓·吳門懷古
  張可久  山藏白虎雲藏寺,池上老梅枝。
  洞庭歸興,香柑紅樹,鱸膾銀絲。
  白家池館,吳王花草,長似坡詩。
  可人憐處,啼烏夜月,猶怨西施。
  人月圓·客垂虹
  張可久  三高祠下天如鏡,山色浸空濛。
  蓴羹張翰,漁舟範蠡,茶竈龜蒙。
  故人何在,前和那裏,心事誰同?
  黃花庭院,青燈夜雨,白髮秋風。
  人月圓·春晚次韻
  張可久  萋萋芳草春雲亂,愁在夕陽中。
  短亭別酒,平湖畫舫,垂柳驕驄。
  一聲啼鳥,一番夜雨,一陣東風。
  桃花吹盡,佳人何在,門掩殘紅。

  張可久
  一二八零年至一三四八年?字小山,浙江慶元(今浙江鄞縣)人。曾任典史等小吏,還做過昆山縣的幕僚。仕途上不很得意。平生好遨遊。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有《功堤漁唱》、《小山北曲聯樂府》等散曲集。今存小令八百多首,內容以表現閑逸情懷爲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張鳴善麯選
  双调·水仙子·譏時  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鍾。
  胡言亂語成時用,大綱來都是烘。
  說英雄誰是英雄?五眼雞歧山鳴鳳,
  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龍。  譯文:
  裝模作樣的人居然早早當上了王朝公卿,
  惡狠好鬥、蠻橫無禮的人竟享受著萬鍾的俸祿,
  胡說八道、欺世盜名的人竟能在社會上層暢行無陰,
  總而言之都是胡鬧,
  說英雄可到底誰是英雄?
  五眼雞居然成了岐山的鳳凰,
  兩頭蛇竟被當成了南陽的諸葛亮,
  三腳貓也會被捧爲薑子牙!
  普天樂·愁懷  雨兒飄,風兒揚。風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
  風蕭蕭梧葉中,雨點點芭蕉上。
  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淒涼。
  風雨兒怎當?風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  譯文:
  雨在飄灑,風在吹揚。風在吹揚。地場好夢風驚醒,細雨斷人腸。
  風過梧桐葉,寸點落芭蕉。
  風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愴,雨和著風卷起陣陣淒涼。
  風雨讓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卻一定讓人承受,它實在難於讓人承受啊!
  普天樂·詠世  洛陽花,梁園月,好花須買,皓月須賒。
  花倚欄幹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
  花謝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譯文:
  在洛陽賞花,到梁園賞月,好花應不惜錢去買,明月也應不惜錢雲買。
  依著欄幹觀賞花開放得一片爛熳,舉酒問明月爲何如此團圓。
  月有圓有缺花有開有謝,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一墩別。
  花謝了到了三春再開,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圓,人去了什麽時候能再來呢?
  張鳴善
  元代散曲家。名擇,號頑老子。 原籍平陽(今屬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揚州。官淮東道宣慰司令史。填詞度曲詞藻豐贍,常以詼諧語諷人。《錄鬼簿續編》載他有《英華集》,今佚。作雜劇三種:《包待制判斷煙花鬼》、《党金蓮夜月瑤琴怨》、《十八公子大鬧草園閣》,都已亡佚。生卒年不明,但他曾爲夏伯和《青樓集》作過序,時在至正二十六年(公元一三六六年),知他生活在元代末年。
  張鳴善身處元末喪亂之際,深感現實的動亂與污濁,因此多有刺時之作。著名的小令〔水仙子〕《譏時》:“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鍾,胡言亂語成時用”等句,揭露了元末賢愚莫辨,黑白顛倒的黑暗政治情況。又據《堯山堂外紀》所記:張士誠據蘇州時,其弟張士德掠奪民田,以擴大園囿,有一次宴會上,張鳴善作小令《詠雪》,雖句句詠雪,卻意指其事,而且詞鋒銳利,張士德爲之大慚。他的散曲往往構思巧妙,語言詼諧,甚有特色。今存小令十三首,套數二首,見《全元散曲》。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折桂令·蓆上偶談蜀事因賦短柱體
  虞集  鸞輿三顧茅廬。漢祚難扶。
  日暮桑榆。深渡南瀘。
  長驅西蜀。力拒東吳。
  美乎周瑜妙術。悲夫關羽雲殂。
  天數盈虛。造物乘除。
  問汝何如。早賦歸歟。
  元代著名學者虞集  虞集,字伯生,人稱邵庵先生,祖籍四川仁壽,遷居江西崇仁縣,他是元代著名的學者。
  虞集生於南宋鹹淳八年(西元一二七二年),三歲開始讀書。由於當時南宋垂亡,虞集全家流離於兵荒馬亂之中,無法攜帶書籍,其母楊氏乃對兒子口授《論語》、《孟子》、《左傳》及歐陽修、蘇氏父子詩文。虞集從小聰慧,聞輒成誦。後來流落到長沙,才得到刻本書。此時,虞集已經盡讀經書,通曉其義。家庭教育使虞集的學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宋亡元立後,虞集先在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選府上教書,大德初年開始進京,被薦爲大都路儒學教授,繼任國子助教。任教時,兢兢業業,誨人不倦,各路學生風雲而至,登門求教。
  元仁宗時,虞集任集賢修撰,極力主張選用深明經學和德行正派者爲學官,以培養管理人材。他認爲當時的學官,都是論資排輩,強加于諸生之上,有名無實,對學校有害無益。
  他論薦的人材,必先重見識。自己看不中的人,也決不因爲衆人稱道而隨聲附和以沽名釣譽。評議文章,決不欣賞那些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至於那些虛僞的奸滑之徒,文章雖妙,也不讚賞。他的這些主張,很被仁宗所器重。
  定泰之初,虞集任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曾經建議以京東沿海土地聽民開墾,築堤以捍海潮。並提出:一年、兩年不征翕租稅,三年後看收成如何而定額徵收。五年有積蓄後再任命官職,十年佩之符印,可以下傳子孫。這樣,即可以使東南數萬民間武裝,內衛京師,外禦島夷;又能發展東南沿海農業生産並保證航運正常運行,以緩和民力。虞集的這些主張雖然當時沒有實行,但是後來設立海口萬戶計,即是採納其說。
  文宗即位,命虞集任奎章閣待書學士。其時,文宗有旨采輯本朝典故,仿效“唐、宋會要”,編修《經世大典》,命虞集與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同任總裁。過了一段時間,趙世延離任,由虞集獨自專領其事。虞集嘔心瀝血,披閱兩載,全書編篡成功,共八百套。
  虞集早年斗室攻讀,書“邵堯夫詩”,將書室題爲“邵庵”,被人尊稱爲邵庵先生。虞集學問博洽,並能究極本源,研精探微,心解神契。當時江西先賢甚衆,後生晚進者很少瞭解他們。虞集效法太原元好問《中州集》的風格,另作別集《南州集》以表彰諸位先賢。但是,由於病目,終於未能遂願。平生著作萬篇,稿存僅十二、三。所作散文頌揚皇室,推崇儒術,並要求進一步倡導理學。虞集能文善詩,詩文在當時號爲大家。著有《道園學古錄》等。
  虞集晚年告病回江西,於至正八年(西元一三四八年)五月病卒,享年七十七歲。官自將仕郎,十二轉爲通奉大夫,贈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封仁壽郡公,諡文靖。虞集生長於亂世,顯赫于盛世。在教學、理學和治世等各方面的不少見解,爲我們留下難得的借鑒。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德清元麯四首
  喜春來·別情
  周德清
  月兒初上鵝黃柳。
  燕子先歸翡翠樓。
  梅魂休暖鳳香篝。
  人去後。鴛被冷堆愁。
  朝天子·秋夜懷客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著風飄蕩。
  砧聲催動一天霜。過雁聲嘹亮。
  叫起離情。敲殘愁況。
  夢家山身異鄉。
  夜涼。枕涼。不許愁人強。
  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澱,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霞都變露,新月初學扇,
  塞鴻一字來如線。
  蟾宮曲·別友
  周德清
  倚篷窗無語嗟呀。
  七件兒全無,做甚麽人家?
  柴似靈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
  醬甕兒才夢撒,鹽瓶兒又告消乏。
  茶也無多,醋也無多。
  七件事尚且艱難,怎生教我折桂攀花。
  周德清
  字挺齋,江西高安人。生平不詳,約生於南宋末年,元順帝初年猶在世。他雖是南方人,卻很重視和北曲相關聯的北方口語。
  《中原音韻》成書於一三二四年,是爲曲家正語定音而作。全書分爲《韻譜》和《正語作詞起例》兩部分。《韻譜》按照北曲作品的實際用韻情況和大都(即今北京)的實際語音系統建立了新的韻部,設東鍾、江陽、支思、齊微、魚模、皆來、真文、寒山、桓歡、先天、蕭豪、歌戈、家麻、車遮、庚青、尤侯、侵尋、監咸、廉纖等十九韻部。它打破過去音分平、上、去、入四聲的舊規,首創“平分陰陽,入派三聲”的新制;每韻部內均按陰平、陽平上、去四聲排列,把入聲字分別附於三聲之尾,這在中國音韻學史上是一次重大的革新。此書問世後,北曲作品的創作和演唱多以它爲正音咬字的依據,後來的南曲亦受其影響。
  明清兩代雖有一些學者對它提出某些異議,但這期間出現的數十部曲韻著作都未能跳出《中原音韻》的窠臼。另外,此書對於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貢獻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文質麯二首
  落海風·閨情
  周文質  樓臺校風味佳。動新愁雨初風乍。
  知不知對春思念他。倚闌幹海棠花下。
  折桂令·過多景樓
  周文質  滔滔春水東流。天闊雲閑。樹渺禽幽。
  山遠橫眉。波平消雪。月缺沈鈎。
  桃蕊紅妝渡口。梨花白點江頭。
  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
  周文質
  周文質,字仲彬,建德(今屬浙江)人,後移居杭州。“學問該博,資性工巧”、“明曲調,諧音律(《錄簿》)曾任小吏,與鍾嗣成相交,中年病卒。作有雜劇四種,今僅《蘇武還朝》殘存兩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14 13:44 , Processed in 0.0677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