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92|回复: 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峰峦劲松 于 2011-5-22 17:57 编辑



   人穷了就容易幻想。有时候会见神见鬼的,弄得自己也莫知觉疑地,不知道是真是假。这个关于“穷”的故事,主角是我的三爷爷,也就是我爷爷的三哥。
   听老一辈人说,我们家早年是鸣锣开饭,论称花钱的。可是家业随着旧中国的命运,一步一步地下翻了。到了我的曾祖一代,我的老爷爷他们兄弟四个再把家业一分为四,各自的所得,又大大地不如从前了。分了家之后,有的坐吃山空,卖完了祖业,就靠卖苦力活口了;有的井里无水四下淘,慢慢地还可以以维持一阵子。好也罢,孬也罢,反正各人过着各人的日子。人都是这样,一辈辈地随着各自的命运和机遇,经营着永无尽头的岁月。
   我的老爷爷又有四个儿子。家已经没有可分的必要了。因为这时候正逢民国32年,据新修县志记载:“是年灾荒严重,敌占区人民生活极端困苦,饿死者、卖儿卖女者甚多,外出讨饭者无数。截止到本文所描写的时段,我们家没有饿死人,也没有卖儿卖女。
   我的三爷爷知道我们家里祖上是大家,所以极其爱面子。好像是抱着饿死也不讨饭的主意,窝在家里挨着受穷。
   这天下午,我的三爷爷已经是一连三四天没有个粮食粒进肚了,他坐在村西头自己家角门外的闲院子里,看着那堵十分腐朽的老墙发呆。
   他眼前这堵被风霜雨水长年浸润的老墙,墙根脚有的地方已经里外对穿,从墙里就可以看到墙外的杂草。被雨水冲刷掉了苫盖墙头的麦草,顶部光秃秃的。本来高不可攀的围墙,现在大部分都高不过人的头顶了,翘起脚就可以看到外边。院墙内种了三沟萝卜两沟葱,点缀着荒芜的院子稍微有一点点生气,使人知道这院子里还有人烟。
   我三爷爷想:这院墙是没有再修的必要,也没有重修的能力了。他对着离墙头越来越近的落日,眼光扫向院里的每一个角落。不久之前,院里还有一棵棵的大树。从去冬开始,梧桐、楸树、榆树……都被他一棵棵地卖掉了。卖完之后,剩下了一棵树干斜伏近地的老枣树。因为几个孩子喜欢吃枣,还因为老枣树非常坚硬,硬得斧凿不受,除了有特殊用途,很多木匠都不愿意使唤这种木头,所以就留了下来。现在他打量着剩下的几个树坑,想起了他在书中看到的“刺縻树下有藏金”的故事。可是他卖完了树刨树桩,刨累了,刨够了,也只是刨出了几个被绿色的铜锈包裹的制钱,总共不够四两铜。
   他坐在一个树坑边的土堆上。他明明知道“天雨钱”“地涌金”是像他一样穷困无聊的古人的幻想。可是他仍然止不住自己对金钱的幻想。
   家里三子四女,加上两口子,九个填不满的穷窟窿。现在是上顿南瓜萝卜菜,下顿萝卜菜南瓜,这样还吃了今日没明日;三个儿子两条裤,四个女儿三件袄;两床旧被子,盖了头露出腚。想遍挣钱的投向,打短工扛不动锄,卖地瓜看不准称。这一两年来,砸锅卖铁,就连几扇门上的铜门环都敲下来换烧饼吃了。还有一亩三分地,好年景都要雇短工,遇上这样的荒年,几乎乎是颗粒无收。想来想去,想得头都疼了。
   就在他冥思苦想的时候,恍惚间,他看到墙头上一个小小的身影由南往北移动过来。迎着夕阳的余晖,他眼光朦胧地看过去,一个浑身金黄嘴巴子乌黑的小家伙,两支后腿直站着,像人一样迈着步;两只前爪举弄着一根细竹竿,竹竿的两头各挂一串铜钱,和人挑担子一样,在墙头上颤颤巍巍地走着。
   我三爷爷吃惊地说:咦!你从哪里来?这只不过是无心而问。谁知那张黑黑的嘴巴子竟然开口了:俺从南山里来哩,嘻嘻!
   天外之音般的嘤嘤细语,荡人心魄。你挑的是钱啊?是自家花还是送给谁呀?
俺自家从来不花钱。俺是送给北券门里赵大胆家。
   赵大胆家里有的是钱啊!你还填还他?我这么穷得叮铛响,你咋就不填还填还我呢?我三爷爷不无可怜地说。
   黑嘴巴子说:命里有一斗,不能少一升。你命里担不得。
   我就不信!你把钱送给我,我就不信我担不得!
   你不信?黑嘴巴子撇着嘴说,你不信咱就试试。……到五月端午一大早,你到庄南头文昌阁门外看看吧。……你可要记住: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要做声。说完,它又颤颤巍巍地走……
   这会儿天就黑下来了,恍惚间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三爷爷将信将疑,也弄不清楚刚才的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到了端午节,我三爷爷背了一个粪筐,一大早来到村西头,大路上什么也没有。他正想回去呢,一错眼,就看到一座小山似的东西由南往北而来。近了一看,原来是山似的一个秆草垛,晃晃悠悠地移动过来。我三爷爷低头一看,就见草垛底下有无数的小腿,忽悠忽悠不停地在挪动着!我三爷爷再往草垛顶上一看,上次的那个黑嘴巴子还是两只后腿直站在草垛上,也在不停地忽悠着走。
   我三爷爷吃惊的不得了。不禁失口道:哎呀!这么山呀似的,你们可真不容易……
不想就是这一声,就见那个草垛忽悠一下落了地,再也不动了。
   看看!我说怎么着来?我说你命里担不得,你就是担不得!
   草垛上的声音响过后,那黑嘴巴子也不见了影子。
   我三爷爷看着那个小山似的秆草垛,他想:正好今年谷子歉收,大户人家都要喂牲口,都会缺秆草。反正这垛秆草是给我的,管它担得担不得,先弄回家再说!他一手夹起一个秆草捆回了家。
   三爷爷收拾起扁担,不到一个时辰,就把一垛秆草挑到了院子里。他累得满身大汗,摘下毡帽,解开衣服,坐到青石台上休息了一会。
   ……不料就是这一摘帽一解怀,受了风寒,头疼发热,浑身酸软,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有了病就得花钱治。家里又没有钱,就到集上叫了一个收秆草的,一称一称地卖那垛秆草。随卖秆草随吃药。
   大家一定猜准了!
   卖完了秆草,我三爷爷的病也就好了。病倒是好了,可是那个穷字呢?还是“碌碡上点灯,照常(场)一样”……

初写于2010123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3# 枯枝牡丹 谢谢牡丹!
发表于 2011-5-2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味道,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奔牛老师的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劲松先生的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牡丹的关注
发表于 2013-10-31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卖完了秆草,我三爷爷的病也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15 11:50 , Processed in 1.1431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